第四九八章 过眼云烟终章(1 / 2)
正如麦克阿瑟预想的那样,争夺菲律宾的战役要比现象的更加困难。
日军南方方面军25万主力,在山下奉文的指挥下,部署在吕宋及其周边数个岛屿上,形成了一个外围和内部坚固的防御圈。
美军想要敲开这个防御圈,就不得不在狭小的海湾内,和日本残余的海军争夺制海权。但是靠近陆地的海湾内作战,对于美军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日军地面飞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可以满载起飞,巡航能力更是惊人。
而美军却不得不从航母上起飞,载弹量和载油量都受到了限制。
不过对麦克阿瑟来说,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纵然没有打下菲律宾,日本无条件也将摆放的议程上。
平壤城外,陪同曾一阳的还有1纵的司令员王利发,装甲40军军长李漫山等十几人。
“日军还是不投降?”
“首长,你这又不是不知道,小鬼子都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的不死不罢休。连带着‘高丽棒子’也……”
“说什么呢?”刘先河立刻就拉下了脸来,王利发的指挥能力已经被锻炼了出来,打打仗的经验也很足。就是嘴里面零碎太多,这都进入朝鲜作战了,还一口一个‘高丽棒子’。
不过,部队在进入朝鲜之后,也发现问题非常严重。
倒不是因为日军在朝鲜的驻军有多少战斗力,而是这里的老百姓都对日本有着一种疯狂的崇拜,都以成为日本人为荣。
而朝鲜的日军中,朝鲜人的比例也不低。
很难想象,10纵2师,全部都是朝鲜籍战士和指挥官,却也得不到当地老百姓的支持,更别说1纵和40军,这些纯外来户了。
于是王利发在气氛之余,气的只能用‘棒子’两个字来形容周围的狂热老百姓。
他怎么也想不通,50年前还是中国附属国,听说连宫廷文献记录都是用中文书写的朝鲜国,怎么在日本人统治之下,竟然两人奇异的民族有种要合体的趋势?
“首长,这个仗实在是打不下去了。这里的老百姓一点都不配合,把我们说成侵略者,小孩子甚至还有用石头丢行军的战士。老百姓看我们的眼神……”
“怎么了?说!”
“有点像是东北的老百姓看鬼子的眼神。”
刘先河诧异的看了一眼身边的王利发,却见曾一阳不在意的样子,心中奇怪,这都还没有打到日本本土呢?
要是打到日本本土,到小鬼子的心窝子里,还不全民皆兵啊!
曾一阳低头看了一眼手表,不在意的问:“什么时候总攻。”
“下午四点,城内就一个师团的兵力,还都是新兵。一大张,枪声乱响。主力以来,外围的阵地确实给部队的进攻造成了不少的麻烦,但是随着车站被打下来之后,所有的外围阵地都放弃了,朝鲜游击队的同志进城去劝降,但是3天了还是毫无音讯,这是约定的进攻时间。”王利发郁闷的说道。
曾一阳点了点头,摊开地图之后,随即指着几个地点说:“东线作战的4纵、5纵、9纵沿着海边铁路从罗津一带往南推进到高城金刚一带,你们的任务是沿着南北通道攻克仁川之后,部队退守到开城。”
“为什么?”王利发大为惊讶反驳道。
曾一阳没好气的看了一眼部下,心有不甘的说:“去年年底,委员长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埃及开罗签订了《开罗宣言》,督促日德两国尽快投降,结束战争。”
“这鬼子那里会听?”王利发大急,立刻反驳道:“老蒋是老蒋,我们是我们,他说的不算。”
“混球。他说的不算,你说的就算了?”曾一阳大怒道。
王利发小声道:“估计也没人听我的。”
“在会上,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朝鲜原本是中国的附属国,但是由于甲午之后被日本侵略,在1910年成为,日本将其吞并,成为日本的一个行省。但是朝鲜自古都是独立王国,应该让其独立。在朝鲜人民没有完全独立意识之前,由中国、苏联和美国共同接管朝鲜,维持该地区的稳定。”曾一阳倒是还真的拿到了一份翻译的《开罗宣言》,不过他也没细细的研究过。
其实这种宣言,多半没有约束力。
因为都是没影子的事,43年的德国虽然艰难,但是在欧洲大陆,全力对付苏联,斯大林也受不了。所以,这份宣言多半是坚定盟军个各国坚持下去的声明而已。
不过,在宣言中没有注明的事情,在曾一阳指挥部队进入朝鲜之后,就立刻被拿上了议程。
美军在研究朝鲜的地理位置之后,决心将朝鲜一分为二。
东线,以高城,金刚为分界点,沿着南北通道,一路往西,在开城和江华作为两国的势力分界线。既然汉城以南的地区应该是美国人来接手,自然没有让部队打过去的道理。
再说,一个分裂的朝鲜对于中国来说,短期内虽然会引起外交上的争端,但长期效应来看,还是值得的。
两天后,朝鲜北部重镇平壤被攻克。
40军坦克1团浩浩荡荡的车队延绵有一公里长,作为入城部队之一,战士们将坦克上的泥渍都冲洗了赶紧, m3坦克高高扬起的炮口,轰鸣的发动机,将从来都没有见过这种怪家伙的平壤百姓吓的不敢做声。
随后的两个步兵团的进城仪式就显得平常很多,打头的汽车,炮兵和吉普车,之后是5000全美式装备的战士。一个个昂首挺胸,器宇轩昂的样子,带着胜利者的姿态,走进了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之一。
车队缓缓的行进着,曾一阳坐在第3两吉普车中,身边的王利发尽可能的向他汇报城内的情况。
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足足两年,不仅本土的资源被挥霍一空,连朝鲜等地,老百姓的粮食都实行了配给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