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声东击西布疑兵(1 / 2)

加入书签

走出营地,王跃这才发现派出去四个人,回来竟然是三十多人。

走在最前面的赫然是师长和政委,这让王跃心中顿时安定了不少,只要他们两位在,总能找到办法。

一行人,包括师部的参谋人员在王跃的带领下,在树林中的一片空地上坐了下来,王跃这才想起他派出去的通信连长和其中的两个战士没有看见。反而是一个通信兵带着师部却赶来了。

狐疑之际,王跃低声询问那个战士:“你们连长呢?”

团一级的通信连虽然是连的编制,但人数仅仅比一个排多一些,很多时候,送信的工作都移交给警卫连去办。

“连长……?”战士愣了愣神,团长意外的找他问话,但他却有点被问懵的感觉,支支吾吾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我让你的人去2团和3团下达命令去了。稍晚些时候就会抵达你的团部了。”郑兴国在边上听了个清楚,解释道。

“参谋,地图。”

众人围坐在一起,将展开的地图放在中间,然后由1团长王跃不断的在地图上用记号铅笔画出几个淡蓝色的圆圈,这是著名日军兵力分布的情况。并开始解释一些日军在兵力上的调动和巡逻情况。

地图上很多区域都是打了问号的。

对于一些日军防御比较严密的大路,河口等区域,凭借1团的侦察连也仅仅能够侦察到一些边缘的东西。更深层的,可不是靠着侦察连的百十号人能够办得到的。

小孤山周围一个车站,是日军重点防御的区域。

沿着这个区域,日军的搜索范围不断的扩大,加上拥有一定数量的骑兵,日军拉开的这条封锁线不能说苍蝇飞不过去,但要是一个人,很难混迹其中。因为这里不是城镇,没有一定数量的居民作为掩护,加上前方在打仗,周围村镇的具名大半都躲在家中。可以说,每一个从路上经过的人都是可疑的,日军甚至不会经过详细的盘问,就使用最极端的做法——杀人。

更不用说田间地头,树林子边上走过的人了。

鬼子只要发现有这样的可疑人物,立马就用子弹招呼。所以,王跃安排了不下三批侦察人员,但最后得到的信息还是少的惊人。

可以说,27旅团是将整个绥化周边都戒严了。

“老章,你怎么看?”

“打,一定要打。但要合计一下,怎么打,能将日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一个点上。”章武强显得很坚定,绥化危在旦夕,这时候如果还因为犹豫或者是找寻战机,肯定会耽搁时间。

郑兴国明白老搭档的意思,通过小孤山,必须是一个‘快’字。

要在日军驻守部队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快速的将部队越过日军的这道防线。部队行军多一些,绕过一段路也不要紧,关键是一来可以迷惑日军的判断;二来,也能完成总指挥部给2师下达的作战任务。

郑兴国还不知道绥化的援军有多少,只有一个奉命驻守在绥化的22团他道是有些影响。属于3纵的部队,不过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很不好判断。

如果绥化已经不在我军手中,增援可能变成一场日军满心期待的伏击战。

2师要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不管在野战,还是在城市之中,都无法和日军一个甲等师团的主力步兵旅团硬碰硬。这不仅仅是战斗力上的问题,还是一个战术问题。一直以来,中国军队避免和日军主力决战,这不仅仅是在大军团作战中,在局部战争中也是如此。

要不是有不得已的原因,这样的决战是能避免就避免。

“这个位置非常隐蔽,我担心是日军骑兵主要的集结地点。”王跃指着地图上河口的一处土坡背后,位置对于骑兵来说非常理想。对岸过河的人看不到,而日军可以安排在高处的瞭望哨发现河对岸的动静。

一旦有部队从河口渡河,那么日军骑兵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占据地利优势的日军可以凭借土坡的缓和坡度,将骑兵的速度发挥到极致,而聚集在河口的渡河部队,却会因为处于攻击的下风,处处该打。

“情况搞清楚了没有?”

“侦察员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因为当时侦查员也很奇怪,在河对岸眺望,河岸土坡毫无动静,可一旦侦查员渡河,总会有日军的骑兵出现,数量看上去不多,一个小队左右的兵力。但四五十骑兵对上两三人的侦察兵,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对于土坡背后的情况你一无所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