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城都(2 / 2)

加入书签

听到中段时,马丽甚至微微蹙起了眉头,好像并没从这首歌里找到她想要的东西。

确实如叶子珊观察的这样,马丽听这首《城都》,远没有听之前两首歌那么有感觉。

这首歌没能承载她心中的故乡之情。

诚然,这首《城都》的旋律和感情很是细腻动人,张北山的声音一出来,马丽就有再次被抓住的感觉。

但听着听着,马丽就觉得这首歌不是她心中想的“城都”。

如果这首歌写的不是城都,亦或者马丽不是城都人的话,听这首歌肯定会更有感觉。

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蓉城妹子,马丽心中引以为傲的故乡,并不像张北山唱的这么“矫情”。

既然这首歌是以她的故乡“城都”命名的,马丽觉得张北山就该唱出她们城都的神韵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笔下的这才是马丽心中的故乡。

锦里尽头的武侯,青羊宫里的古树,草堂里的杜甫,挥墨赋诗三千首。

沸煮一锅红油,府河东流配浊酒,芙蓉十万株,满城银杏树。

这才是马丽心中城都的样子。

张北山就算不唱这些,总要唱一点和城都有关的东西吧。

再不济,唱首城都方言的童谣也行啊。

比如每个城都人都耳熟能详的:“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的幺姑儿说闲话……”这类的。

张北山这首《城都》里却没有任何马丽想要听到看到的有关故乡的元素。

唯一一点和城都有关的,就是哼唱的那两句“城都”,还有一句“玉林路的尽头”就一带而过了。

要这么唱的话,这首歌改成《北都》、《上都》、《广都》、《深都》,都可以啊!

凭什么叫《城都》啊?

当然了,张北山是在城都有感而发写出来的这首歌。

这是属于张北山个人的有关城都的故事,所以取名《城都》,这倒无可厚非。

但马丽作为一个城都人,听了这首《城都》,真是找不到一丝一毫家乡的感觉。

视频还没放完,马丽就听不下去了。

放言评价:“这歌并没有我们城都的灵魂和神韵,写的太过个人化了。”

叶子珊隐约有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的感觉,闷声问:“你不喜欢?”

“谈不上不喜欢,歌是挺好听的,但这歌和我们城都没什么关系啊。张北山去全国各地采风,写出来的歌都是这种个人化风格的吗?这反映不出当地的特点嘛,他对城市的解读太浮于表面了,或者说是太个人表象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