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置办行头(1 / 2)
转眼就快到企鹅上市的时候了,江辉的通行证已经办好了,倒是随时可以出发。
白雪现在是光辉游戏的总经理助理,而江辉旗下光辉游戏是除了光辉科技之外和企业关系最密切的企业了,再加上她是海珠市人,早就有通行证了,签证也是两年多次有效的那种,所以江辉打算让白雪陪着自己一起去港港参加企鹅的上市活动。
企鹅是六月十六日上市,江辉订了六月十五日上午帝都飞港港的航班。
“江大老板,你要不要去买套西装啊?到时候出席企鹅的上市活动,你总不能又是一双运动鞋,T恤和七分裤吧?”,白雪说道。
“嗯,说的有道理,明天上午的飞机,我们今天下午去逛一逛吧,买套西装,也给你买套正装”,江辉说道。
“我穿着正装会不会像餐厅的大堂经理一样啊?”,白雪说道。
“哪来那么漂亮的大堂经理呀,你可以挑一款偏向休闲风格的正装,这样你穿起来就不会那么不习惯了”,江辉说道。
“好吧,那就听你的,我们下午去金莎商场那边吧,这家商场卖正装的比较多”,白雪说道。
……
下午三点多钟,江辉和白雪来到了商场,开始挑选西装。
西装之所以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流的西装文化常常被人们打上“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等标签。
现代的西装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从其构成特点和穿着习惯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十七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长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尔”和比其略短的“贝斯特”,以及紧身和体的半截裤“克尤罗特”一起登上历史舞台,构成现代三件套西服的组成形式和许多穿着习惯。究斯特科尔前门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围线上下的几粒,这就是现代的单排扣西装一般不扣扣子不为失礼,两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着习惯的由来。
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装传入天朝,留学回来的天朝人多穿西装。 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1919年后,西装作为新文化的象征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天朝西装业得以发展,逐渐形成一大批以江浙省奉华人为主体的“奉帮”裁缝专门制作西装。
不过,新政府成立以后,占服饰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中山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经济的腾飞,以西装为代表的西方服饰以不可阻挡的国际化趋势又一次涌进天朝,人们不再讨论它是否曾被什么阶级穿用过,不再理会它那说不清的象征和含义,欲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天朝人似乎以一种挑战的心理来主动接受这种并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鲜的服饰文化。于是,一股“西装热”席卷中华大地,天朝人对西装表现出比西方人更高的热情,穿西装打领带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小时候江辉还记得有一阵子,小孩的过年新衣服最流行的就是小西装了,江辉自己也有过一套。
“这套怎么样?我觉得看上去不会那么老气,又比较有型”,白雪指着一套西装说道。
“两位好,看上哪套衣服可以试一下的,试过了才知道效果怎么样嘛”,服务员在一旁说道。
那种服务员动不动就狗眼看人低的现象,江辉虽然听得多了,但是自己还真没有碰到特别极品的,顶多也就是爱理不理。不过这家店的服务员不知道是真的素质比较高,还是说看江辉和白雪衣着打扮还像是个买得起西装的人,服务态度还是挺不错的。
金莎商场卖的各个品牌的西装,最低端的也要一千来块,主流的是五六千、七八千一套,当然,一些阿玛尼之类的国际名牌产品那就贵很多了。
港港本身就是购物天堂,江辉觉得自己在帝都随便买一套过得去的就行了,到时候在港港可以再去好好的购物一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