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挖墙脚(1 / 2)

加入书签

顺利拿到书号和发行权,也让廖远很意外。

虽然知道这其中肯定发生了一些曲折,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去找蔡为民麻烦的想法,自古以来,和官家作对都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但这并不表示廖远会宽宏大量的不计较在背后使用下三滥的柠檬娱乐公司。

早前他曾出手教训了柠檬娱乐的当红艺人韩宇,双方也算是彼此有了间隙,这一年多过去,柠檬娱乐按兵不动,廖远还以为对方放下了这段恩怨,没想到对方把包袱埋在了这里。

回到公司后,廖远顺手把档案袋交给李丹妮,然后便召开了一次简单的会议。

目前来看,小黄鱼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廖美岐以solo歌手的身份重新推出去,在这方面公司已经有了宋白凝的出道经验,再加上李丹妮的加入,资源方面并不会出现短缺,新专辑也早已准备就绪,只要一切顺利,廖美岐成功出道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其次就是公司旗下其他艺人的业务。

首先是火星少年团,同名新专辑《火星少年》发布后,这一年来,在公司的运作下,巫马星驰等三人接下了十多支广告,除了参与天后艾诗的演唱会担任嘉宾,前不久才刚刚在星城体育馆开办了一场近三万人的演唱会,效果出奇的好。

可以说,这一年来,火星少年团在线上线下拢获了大批量的粉丝,年龄段涵盖了8岁至30岁,但值得一提的是,粉丝性别基本都为女性。

在网络上,因为本身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太大,这便导致粉丝群体外,产生了许多恶意践踏火星少年团的路人。

他们以调侃、辱骂火星少年团为乐,相对来说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火星少年团在李丹妮的调教下,对私生活等方面严防死守,因此并没有恶闻传出,风向良好。

前不久,巫马星驰本人还与某影视公司签订了合约,在一档电影中担任二号配角。

一年过去,火星少年的第二张新专辑也即将开始筹备,目前正在向业内许多知名创作人征集词曲。

第二件则是关于宋白凝,这是公司的的第一名艺人,如今三年过去,即将步入大四生活的宋白凝临近毕业,公司方面征集宋白凝本人的意见,决定让宋白凝暂时告别娱乐圈,主攻学业,除此之外,宋白凝本人还有想进修美国伯克利学院的想法,这是好事,小黄鱼并没有阻拦。

第三件事,则是被公司聘用的练习生侯康胜,这半年来,侯康胜在说唱道路上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过他最主要还是做一些电子乐,早先通过改编《fade》、《战争狂想曲》等音乐而在电音圈小有名气。

如今,再加入小黄鱼之后,经过廖远的指点,这半年来接连发布了两首电子音乐,即《hello》和《you》,这两首电子乐曲,瞬间让侯康胜成为了电音圈大神级制作人。

侯康胜的成名引来了一家制作公司的觊觎,私底下与侯康胜频频接触,欲要邀请侯康胜加入一档主打培养、挖掘电音制作人的节目,但侯康胜的坚定拒绝,让该公司很是遗憾。

田兴德等人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但碍于侯康胜的身份特殊,公司方面对此并没有过多的阻拦和告诫,任由侯康胜来去自如。

可侯康胜却并没有出走的想法。

他好不容易通过了廖远的审核,加入到小黄鱼公司,让他毁约出走,压根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四件事,则是电影《活着》上映,主题曲《只要平凡》正式上线各大音乐平台,一上线便席卷新歌榜第一、热歌榜前三,使得歌手廖远、于若然大爆,特别是于若然,从一个籍籍无名的练习生,凭借这首电影主题曲正式出道,年仅十九岁便被各大媒体追踪报道,进入人们眼帘。

各大公司蠢蠢欲动,欲要挖角。

于若然喜极而泣。

这倒不是因为被挖角而雀喜,而是因为她拥有了真正属于她的作品。

天知道这半年来她经历了多大的折磨。

半年前,于若然告别练习生身份,正式签约小黄鱼,拿到了四十万的签约金,这笔钱她几乎分文未取,原封不动的打给了远在北方小县城的家人。

父母半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一时间自然是懵然的,待得知了于若然签约了经纪公司,成为了明星的时候,老两口从最初的不敢相信,到开始兴高采烈的的四处宣传,这导致老家那边的乡亲们,都知道了老于家的孩子成为了大明星。

然而,大明星没有自己的作品,新闻报道更是寥寥无几,这还怎么称得上大明星?

这半年来,从最初的欢喜雀跃,到逐渐冷淡平静开始思考,变得愁苦,于若然的父母不由得开始担心起闺女的前途,若不是亲自前往东海探望闺女,老两口还真担心女儿被人卖了还在数钱。

但即便如此,老两口还是时常来东海探望,不时打听女儿的生活状态。

老家那边闲言闲语不断传出,于家可谓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电影《活着》上映,《只要平凡》这首歌曲在全网大爆,大街小巷到处都传来这首歌曲的音乐,也让于若然跟随着廖远,人气逐渐攀升。

公司方面也开始准备让于若然参与湘南卫视今夏举办的选秀节目,准备动用一切资源,让于若然在节目中得到前三名,乃至冠军。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唯独廖远名下的另一家公司,新元经纪,在这半年来每况愈下。

由旗下演员张子明主演的电影《飞翔的地球人》上映即宣告扑街,不到一个月便被强制下映,投资近千万的作品,到了最后还赔了两百万,这让公司总经理常侯建、副总谭林每天都活在内疚和自责当中。

但这并非第一次投资失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