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点金手(1 / 2)

加入书签

京都歌剧院为了《歌剧魅影》,投资了数百万打造场景道具,为了签下这部音乐剧,周以钧顶着巨大的压力,力排众议,方才得到了投资允许。

对于歌剧院来说,开发一个新的音乐剧,太过得不偿失。

世界上那么多经典的音乐剧,每天轮番交替的上演,只要演技精湛,质量在水准之上,照样赚得盆满钵满,而开发新歌剧则有亏损的风险。

可一旦成为名品,赚取的利润也绝对是数倍数十倍之多。

只是名品哪有可能轻易出现,整个华夏,能够上得了台面的音乐剧也是屈指可数。

而这些名品,观众不仅看腻了,也听腻了。

这些音乐剧,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能汲取利润,大抵还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新观众涌入。

毕竟,对于现代人来说,观看音乐剧还是比较有逼格的。

想象一下,当异性向你发出邀请,并递来一张音乐会前排门票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我靠,他好有品味!”

“哇,音乐剧耶!”

“虽然看不懂,但好有文化内涵!”

“别说了,我嫁!”

如果这张音乐会门票,换成一张电影票呢?

“好烦,又看电影……”

“又想占我便宜……”

但音乐剧毕竟是舶来产物,普通观众的接受程度较低,在观看过一遍后,能够再次观看的十不存一,所以利润也是逐年下滑。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的逐渐结合,人们对于音乐剧的欣赏程度,也在逐年拔高。

近几年,各种新歌剧、音乐剧不断出现,虽然大多数都属于尬演,但也不乏会有精品出现,这些精品被各大省级歌剧院争相购买,吸引观众,这才让歌剧院不至于出现利益亏损。

《歌剧魅影》的质量,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即便觉得开发有风险,但在周以钧的劝说下,歌剧院高层最终也集体通过了开发的决议。

特别是廖远的人气愈加火爆之后,《歌剧魅影》也逐渐成为了观众期待的名品之一,但是否能够担当得起“名品”这个称号,还要看上映后的数据表现。

在排练现场,廖远亲自看完了一遍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歌剧后,才跟周以钧道:“观众的反馈最多的是什么?”

“故事纵深不足,前后逻辑过分简单,诸多细节无法自洽,对白过于简单……”

周以钧看了廖远一眼,尴尬的说:“简单来说,就是略显浅白……”

廖远笑了笑:“浅白不好吗?”

周以钧一愣。

廖远接着道:“世界各国的音乐剧,可谓灿若星辰,但区域历史、宗教和政治题材的作品,对于其文化语境之外的观众毕竟有门槛,而浪漫爱情母题,却几乎老少咸宜。《歌剧魅影》的对白和唱词,的确都很通俗,但你要明白,音乐剧不是搬上荧幕的电影,在完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这种浅白的对白和唱词,一般的观众听懂八成不是问题。”

周以钧若有所思:“你说的的确有些道理。”

廖远又问道:“你请的观众都是什么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