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始皇东巡上(2 / 2)
在文化和礼仪方面,大秦还是没法和齐鲁文化圈相比的,因为在文化上大秦并不具备中原正统的优势。
在灭六国之前,各国的官方史书里其实是把大秦和西戎视为一体的。这对于大秦而言是极大的侮辱和蔑视,随着大秦国力增强,诸侯从藐视大秦到畏惧大秦,对大秦的看法也从戎狄变成了虎狼之帮。从看不起到害怕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但是这个转变并不是因为大秦的经济文化如何的先进发达,而是因为大秦好战能打。那年月拳头硬的是老大,大秦说理说不过六国的那些纵横家,就只好动拳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能动手绝不吵吵。
可如今大秦灭了六国一统天下,天下百姓都是大秦子民,嬴政拳头再硬,秦军再能打也不可能对自己百姓动刀子吧。武的不行,那就得来文的,但是话说回来,文化这方面还真不是大秦的强项。虽然嬴政登基的时候祭祀过天地,但是他没有履行过泰山封禅这个举世公认的确认其天子地位的仪式,这应该算是一个短板。
不过,嬴政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他要借着这次封禅泰山的机会,在读书人扎堆的齐鲁大地宣扬自己的正统身份。
如今大秦境内已经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驰道,这驰道可以看做是大秦时代的国道,以前一千里路骑马要至少走三五天,而现在有了弛道,乘坐马车只需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到了。
于是,嬴政领着大秦的一众高官,坐上自己的那辆豪华四轮马车,沿着弛道,直奔齐鲁大地巍巍泰山而去。
说实话,嬴政为了这次封禅泰山也是做过精心准备的,他把韩非还有九嵕书院所有的教授院首和有名的学子都带上了,那意思就是想跟齐鲁的读书人较劲。九嵕书院成立这么些年了,为大秦培养的人才也是不少,九嵕书院海乃百川,百家争鸣的理念还是很受天下人认可的,这也是大秦在文化上唯一拿得出手的地方,只不过比起有百年历史的原齐国稷下学宫,大秦九嵕书院在底蕴上还是显得单薄了些。而且九嵕书院的学子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学子的理念,他们的思想里被打上了“明法度,定律令”的秦文化烙印。也就是说,不管遇到啥事,都按照法度律令来,如果没有那就制定一个,至于之前的人是咋做的可以不管,怎么合适怎么来。
基于这种观点,嬴政诏准了大秦儒生们的建议,准备先到峄山(今山东邹城市境内),在山上立石铭记秦之功业。借此向齐鲁士人明确展示大秦的千古功勋,也向天下人表示大秦皇帝嬴政在功业上已具备封禅的资格。
说实话,这次泰山封禅之行,从一开始就让嬴政心里不舒坦,九嵕宫出的那些事,把矛头直指滋阳公主,市井的那些流言则针对白家,这让嬴政心里极不舒服。带着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嬴政上路了,但是从上路之后,波折就一波接一波。而第一波波折很让嬴政无奈。
弛路虽然平稳,可是架不住路途遥远,旅途颠簸却很容易让人疲劳,嬴政从咸阳到泰山直线距离差不多是两千里路,因为不是行军打仗所以君臣一行一共走了七天。
当嬴政到达峄山立碑宣扬功业之后,也没停歇就直接来到了泰山的脚下。这一路走来嬴政只觉得浑身肌肉酸痛,骨头都有一种被颠散的感觉。再看随行的几百名重臣,竟有三分之一病倒了。嬴政额眉头紧皱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