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是该回去了(1 / 2)
易水,在战国时期一直是燕赵两国的分界线,易水以北为燕国、易水以南为赵国。如今燕赵这对冤家不得不靠在一起,共同抵御如狼似虎的大秦。
王翦的大军驻扎在中山(今河北定州),这个位置很是重要,秦军由此出发北可灭燕,东可亡齐,南下可伐魏击楚。最难打的赵国都被秦军所灭,如今天下还有哪个国家能够阻挡大秦兵峰,因此白宣早就制定了两面作战的计划。
白宣本来是想伐魏震慑楚国,因为魏国国土已经急剧缩小,国力兵力在大秦面前显得微不足道,魏国就是摆在嬴政面前的一盘菜,嬴政啥时候想吃就能啥时候吃到。
但是在燕代联军合兵一处驻扎在易水县,以易水河还有燕长城为依托构筑防线之后,白宣就将秦军兵锋从魏国转向了燕国。
和魏国相比,燕国算是不太好打的。燕国的国防线主要有南北两面。北面防线从现在的张家口西部开始由西向东一直延伸到现在的辽东,然后折而向南到达现在的清川江入海处,燕国在这条漫长的国防线上筑有长城成为燕国抗击北方之敌入秦的屏障。
南面的防线就是易水,这条防线以易水县为中心,易水以东是黄河下游的盐碱地、河滩地不利于行军布阵。易水以西至太行山脚下的广袤土地大多为平原地带,这里才是防御的重点所在。而且燕国在易水以西也筑有长城,形成了前有河后有城的防御体系,秦军若想从此突破就必须付出比较沉重的代价,而这和白宣的以及王翦的想法背道而驰。
接下来的伐魏击楚之战还需要大量兵力,尤其是击楚,楚国的疆域面积很大,兵力少了根本不行,因此灭燕之战必须速战速决还要尽量减少伤亡。
秦军大营内,白宣指着地图对王翦说:“您的策略本君一力支持,大王若有怪罪本君一力承担。将军只管领兵灭燕就好。”
白宣的话让王翦一脸轻松,这位和白起同时代的大秦名将的战绩虽然不如白起,但指挥作战的本事却不在白起之下,但是王翦有一样优点是白起都比不了的。
说起白起谁都知道他是位无敌战神,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五万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手笔,但此战让他享负盛名的同时也背负着千古骂名。而长平一战也成了白起的谢幕之战,此后,他受范雎离间计,被秦昭襄王忌惮,最终以自刎收场。一代名将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理由很多,不外乎是功高震主,鸟尽弓藏而已。但是秦国另一名大将王翦却在功勋卓著的情况下却能够明哲保身,安逸终老,这离不开他的处世态度。比起白起硬汉子臭脾气的风格,王翦在为人方面要圆滑得多,他绝对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军事上懂得带兵打仗,政治上会耍心眼用手段。仅从《资治通鉴》中记载的王翦讨赏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王翦的精明和手段,他用自己贪财的一面打消了嬴政对他的猜忌,最终以灭五国之功功成身退,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如今灭燕之战就要开始,在邯郸的时候嬴政专门找王翦谈过一次,嬴政要王翦迅速灭了燕国,但又似乎左右为难。王翦问嬴政是不是因为顾及到与太子丹的关系,嬴政叹了口气说到:“今日方知大兄为何不看好寡人和燕丹的兄弟之情了,此时错在寡人,你无需顾忌但必须尽快灭燕。”
王翦明白嬴政的意思,嬴政是想以雷霆之势迅速灭燕,不让燕丹或者燕王喜指责秦王背信弃义不顾兄弟之情。在那个时代,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绝不是一句戏言。嬴政娶了赵国公主敏代,敏代都给嬴政生了个儿子了,嬴政照样该灭赵就灭赵,各国也没啥说的。但是嬴政若打燕国,各国就会大放厥词了。兄弟如手足,秦攻燕就是手足相残,嬴政就会被冠上无情无义的暴君这个称号。尽管君王通常都是无情无义的,但是被人指着鼻子骂的确很没面子。但是嬴政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毕竟当初没人逼着他对燕丹那么好,谁家的质子住在别国国君的行宫里呢,除了燕丹怕是没第二个了。
嬴政做为君王已经明显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王翦做为将军就应该执行,但是王翦想得远啊,他不想让那些在灭赵之战中战功卓著的将士倒在易水之畔,更何况还有个超级大的楚国在等着这些将士征服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