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案牍如山(2 / 2)

加入书签

但曹亮不同,他似乎根本就没有独揽大权的想法和念头,主动地把这些原本属于刺史的权力分配了下去,交给这些属官们来处理。

到不是说他们没有这种能力,主要是田豫在任之时,他们就养成了这种习惯,凡事都要上报给田豫,由他来处置定夺。

而如今曹亮把这些事分派给他们来做,和田豫的手段是完全不同的,众人诧异之余,个个不禁是欣喜万分。

当官为了什么,还不就是手中的有一定的权力么,但在田豫时代,他们大多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除了田豫交待给他们的事,别的一切权力都沾不上边。

而曹亮则是主动地将权力分配给他们,这柴从事佐官们干活则极是卖力,很快便将曹亮交给他们的任务顺利地完成了。

当然,曹亮这么做是别有深意的,如今分配给他们的,其实都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正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曹亮必将会亲力亲为,绝不假他人之手。

曹亮要的这是这种效果,这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交给属官们办,自己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处置那些大事要事。

现在摆在曹亮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安置各地的平民百姓。

在匈奴叛乱之时,晋阳周边郡县的百姓一窝蜂地涌向了晋阳城,最高峰时,晋阳城的人口达到了三十余万人。

或许这个数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但要知道,在三国时代,比起前代的汉朝,人口是大大的锐减,蜀汉一国,人口尚无百万,就算是人口众多的魏国,也不过才有五六百万人,晋阳城短时间内就集中了魏国近半成的人数,其规模之大,也令人叹为观止了。

如此多的人口,自然得耗费大量的粮食才能养活得了,这些百姓大多是逃难而来,身无余资,为了不让这些百姓饿死,田豫只能是打开府库,拿出来官粮来,赈济这些难民。

也幸亏晋阳是州城,有着充足的库存粮食,换做是其他地方,不激起民变才怪。

但尽管如此,三十万的难民给晋阳城带来的也是沉重的负担,粮食再多也有吃尽的一天,如果不是曹亮极早地率军解了围,晋阳城长久被匈奴人围困的话,最终晋阳城很可能会垮在粮食上面,人真到了饿极了的时候,是什么事都可能都会做出来的。

随着匈奴人的败逃,原先他们侵占的城池都一一收复了,于是如何地回迁安置这些难民成为了头等大事。

田豫这回当了甩手掌柜,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曹亮,他自己则是悠哉悠哉地回洛阳去了,曹亮上任伊始,就面临着如此大的难题。

安居乐业,首先是安居,只有安顿好难民,才能真正地让并州的局势稳定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