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新试点(1 / 2)

加入书签

说起学术会议,林楼也参加了不少,不管是在香山饭店、林州大学图书馆、后库中学教学楼、上海团委新办公楼等项目中使用的设计手法,还是他编纂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以及其他著作中对国外建筑理论的介绍,亦或是在各种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都引发了建筑界的极大关注,收到了不少邀请函。

在这些学术会议上,林楼大多都做了专题演讲,并取得了不错的反馈效果,但是以前吴老师可没有这么郑重地提醒过。

于是林楼好奇地问道,“是什么会议?那个单位主办的?主题是什么?”这肯定不是一般的学术会议吧?要不然他也不会如此重视。

“建设部发起的,核心议题有这么几项,首先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建筑界的变化,探讨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其次是就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许会新增一些试点,来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吴老师介绍道。

“这次咱们清华要去不少人,除了你之外,吴委员、关老师等都要去,哦,对了,李老师也受到了邀请,主办方请他就新时期的园林设计做一次演讲,至于你的话,演讲的时长倒是确定了,但是主题还没有定!”说着他又拿出一份邀请函来递给林楼。

林楼接过来一看,是给李庆熙的,他收好准备一会儿回去的时候顺便就交给李庆熙好了,他在园林设计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新东西,虽然资历尚浅,但也有资格出席这样的会议了。

“至于原因么,主办方也给我说了,主要是因为你涉及的领域实在是有点广,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建筑理论,你都有资格在此次会议上发言,所以他们也不好给你定,最后还是要看你的想法,下去后你先琢磨琢磨,然后赶在邀请函上注明的时间之前把演讲稿写好,给那边发过去,然后他们再根据你的稿子安排。”

“好的,谢谢吴老师,我回去琢磨下吧!”林楼出了办公室之后,先去了吴委员和关院士那边,询问了相关情况。

这两位已经安排好了,吴委员讲城市规划,关院士讲建筑设计,俩人的时间都比林楼的长,毕竟他们的资历要比林楼深多了。

不过林楼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比李庆熙的长一倍都不止,而且还可以自由选择主题,这比绝大多数上一辈建筑师代表的演讲时间都要长,至于林楼的同龄人,他们现在能被老师带去听演讲就不错了,压根就没机会上台。

回去后,大家看着邀请函都羡慕不已,能被邀请参加这种级别的学术会议,并且发表演讲,这说明林楼和李庆熙在业内的地位已经到了,让他们还得奋斗呢。

“侥幸,侥幸啊,碰巧近几年园林这边容易出成绩,我又沾了小楼的光,能看到这么多外国大师的资料,能去现场参观学习,才有这样的机会,相较而言,建筑、水电、暖通方面要慢一点,不过估计等下次开会的时候,各位也该收到邀请了!”李庆熙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李庆熙所说的倒也是实情,园林建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是动乱后行动最快的建筑类型之一,当国外景园建筑学的概念传播到国内之后,中国建筑师讯速地将园林建筑加以拓展,而有所发挥。

发展着的园林景观建筑,都是从传统园林出发,有的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精髓,在传统的格调内,营建景园或者建筑群;有的锐意创造新园林;有的结合城市景园体系改善城市的大环境;还有的主导对古代名园、名楼的复原。

许多园林建筑师都以不同的方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比较有名的有同济大学冯纪忠设计的方塔园,其中的何陋轩茶厅使用了草顶竹构设计,延续了当地农舍文脉,同时利用了精巧的钢结构设计,让建筑更通透、轻巧,并于竹子装饰有所交接,透出一股现代气息,堪称杰作,就算是日后也是诸多建筑师学习的榜样。

另外还有江苏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江苏省画院四明山庄,这是一组江南古典建筑群,建筑师姚宇澄利用地块丘壑起伏的特征,结合地形将建筑群设计成高低不同的三个院落,正合古典园林建筑古朴典雅、图佳景妙的意境,理水、植树、堆山极为考究,细部耐人寻味。

至于李庆熙,则是在古典园林的基础上,结合了巴拉甘等西方大师的精华,走出了一条新路,在林州大学图书馆、香江山顶俱乐部、北京亚运会主体育馆等项目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拿出了让业内眼前为之一亮的改变,赢得了业界的赞赏,所以才有机会在会议上发言。

大家伙儿都知道如今园林景观走的确实快一些,但是心里难免还是有些羡慕,不过林楼的事务所工作氛围好,倒也没谁嫉妒。

而且事务所这么好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也取得了飞快地进步,之前徐家平和冯少平不是也拿下了亚运场馆的设计么,所以大家羡慕之后就开始恭喜他们。

安静下来之后,林楼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考虑究竟该做什么样的发言了,他知道,这次的会议其实不只是学术上的,还会对未来国内建筑领域的相关政策和趋势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也有坏。

好处是会进一步放松对建筑师的约束,让建筑设计进入更市场化的竞争,许多先进的新理论也会被国内建筑师所接受等等。

坏的一面同样有很多,这也是变革时期难免会遇到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大屋顶的泛滥,日后甚至还会出现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要求北京新建的大型建筑必须要有大屋顶,这就让建筑师们叫苦不迭了。

大屋顶不是不好,到也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合适,这一时期可是不管建筑适不适合大屋顶设计都必须给加上,结果弄出来一大堆让人无力吐槽的建筑来。

这股子风气持续了多年才被压下去,等结束之后,新建筑不要求大屋顶了,关院士反倒在北大图书馆新馆设计中采取了大屋顶的方案,受到了建筑界的一致好评。

究其原因,北大图书馆位于燕园中心区,周围都是大屋顶的传统式建筑,原有图书馆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实用主义的方盒子、平屋顶,在燕园的整体环境中突兀矗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