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城市规划方案敲定(2 / 2)
现在国内知道举办亚运会肯定需要这些,但是究竟需要什么却说不清楚,要是有一个熟悉这些情况的人帮忙,那就方便多了。
“小楼你经常出国,熟悉欧美先进国家的经验,照我看你的优势应该不只是在建筑设计这块,必须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来!等明年成功拿下亚运会主办权的时候,我一定和上级领导申请,让你在组委会里面担任工作。”有这样的见识,还有海外关系,必须要重用啊。
“能为亚运出力,我肯定愿意!”虽然在组委会里面工作肯定会影响自己接业务赚钱,不过现在林楼压根就不用发愁钱的问题,既然能参与这样的盛事,为什么要拒绝?
而且现在和体育界混熟了,将来等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再参与几个主体育场馆的竞标,多少也有些好处吧!
没过几天,新闻媒体上就刊登出消息,先是肯定了大家支持奥运的热情,接着又强调了目前的现状,如今最终能不能举办亚运会还不确定,各种方案也没开始落实,所以暂且不需要捐赠,如果将来有需要的话,一定会请求大家的帮助。
最后还留了个电话号码接受咨询,林楼这边方才轻松了些,他也不用躲在没改建完成的胡同里了。
但那几位接受全国咨询的工作人员可就辛苦了,从早到晚,只要一上班,电话就没有停过的时候,几个人换着接电话都顶不住,没几天功夫,一个个嗓子都哑了,只好再抽调人员来接替他们的工作。
林桥将第一批资料交给外事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他们送回京城,交到电视台和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手里,他们看过之后觉得大有收获。
连忙来林楼这边拜访,同时抽调精干工作人员前往美国考察学习,林桥在那边进行了热情地接待,让他们很好地完成了工作。
林楼这边依旧像前段时间一样,每个星期都去参加会议,讨论着体育场馆以及配套设施的相关工作。
除了这些之外,一些本职工作也是要完成的,各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新项目的接触和选择,同时还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商量着新教材的编纂工作。
之前他们编写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如今已经在全国各大建筑院系铺开,并且颇受好评!与之相比,其他建筑类的教材就有些滞后了,于是他们又生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念头,而这次可不只是一本了。
建筑手绘方面,林楼的理念同样领先,建筑设计领域自不待言,于是一下开始了好几本教材的编纂,吴委员那边也很支持,为他们提供了颇多帮助。
这项工作预计要长期进行下去,就算今年能编完一两本,明年说不定又会有新的课目等着他们来完成。
但有一项工作却到了紧要关头,新版本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纂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林楼跟着吴委员一起参加了最后的讨论会议。
尽管大家对这份方案还有许多争论,但时间上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亚运会的申请已经提交上去,刚好借着这次机会来对北京的市政建设进行一次大调整,要是连规划方案都没有敲定,还怎么调整?
所以在最后的会议上,争论少了许多,大家纷纷查漏补缺,看看有什么漏洞没有,然后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弥补。
林楼认真阅读着草案,将这些方案和自己记忆中的83版规划方案进行对比,不由得感到了一丝欣慰。
自己这几年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虽然这版方案依旧不算完善,但和原历史的版本相比,还是有所进步的。
首先,地铁的规划线路更为合理,公路虽然没有拓宽,但还是按照他的强烈要求,预留好了增加立交桥的空间,这样的话,不至于在日后汽车数量猛增的时候,想要修建立交桥缓解交通压力,却发现必须要先拆除路口的建筑才行。
其次,老城区的保护已经提上日程,他从法国带回来的那些资料发挥了作用,估计能为北京城多保存下来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
对北京市未来人口的预估也比原版本多了不少,尽管依旧赶不上后世北京人口增加的速度,但多少也能有些准备。
由于林楼在这套方案中的种种作用,所以吴委员在提交报告的时候,也把他的名字列入其中,虽然只是最后一名,但能把自己的名字放到这种重要文件上,就已经证明了林楼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地位。
会议结束,回学校的路上,吴委员感慨道,“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这份方案总算是敲定了!”
“只是阶段性的方案而已!以后北京城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超乎我们的想象,也会不断涌现出新问题来!说不定再过几年,咱们就得制定新的规划方案了!到那时候,还得您出马啊!”91年那份方案依旧是吴委员主持制定的。
“那时候我还能不能干得动还不好说!不过你肯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吴委员还没想到才过几年时间就需要编纂新的方案了,他觉得这份方案怎么也能用到2000年去。
我尽量朝这方面努力吧!等开始制定下份方案之前,努力多发文章,扩大自己的话语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