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再下一城(2 / 2)
他们听说大军在寰州驻扎了两天,认为已经拿下寰州。
宋军没有北上,十万大军肯定都朝他们这里来了啊!
“什么?十万宋军?”
一名矮小的黑脸辽将,听见十万大军朝他们浩浩荡荡杀来,被吓得面色苍白,浑身发抖。
雁门关两万人,占据险要关口都守不住,他们五干人更不用说。
最后是什么结局,自然能想到。
“没错!十万大军。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这名辽军副将,有些艰难地吞了吞口水回应道。
他不用去想,就知道是一一个什么结局。只能眼巴巴望着辽将,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哼!耶律松德将我们的精兵抽走,现在哪有能力守城?”
“你立刻组织亲信,带着细软撤离这里翻过大山从草原退走!”
黑脸辽将被西门庆的十万宋军吓尿,急忙下达命令,决定就此逃走。
城内虽有五千人,可都是临时征兆的平民。
战斗力低下不说,而且忠诚度也不可靠。想要活命只能逃跑。
这逃跑,还只能往北方跑。
若是往西、往南,会进入大宋境内,那不自投罗网吗?
若往东,又会遇见西门庆的大军。
现在看来,只能翻过大山往北而逃。最后,要么往西进入西夏境内,要么越过阴山,进入辽国。
所以,他们只能往北而逃。
逃命肯定不可能穿着战甲。
在西门庆带领大军到来的前一刻,朔州城辽军守将,带着亲信急忙逃之天天。
“轰隆...轰隆”
听着大军震撼人心的脚步声,这名辽军吓得心惊胆颤。
不顾一切朝北而逃,很快带着亲信钻入大山。
他知道,若是留下来守城,肯定会死得很惨。
不如逃之天天,天高任鸟飞。
“来了来了,是我们大宋的军队!”
“终于等来了!一百多年,祖宗们没看到宋军,我们却看到。真是苍天有眼啊。”
“如此整齐的军纪,不毁坏农民任何东西,这才是王朝之师,仁义之师。”
“太好了太好了,最好杀光可恶的辽人。”
西门庆的大军,在宽阔道路上行进之时。当地百姓驻足观望,一脸好奇。
确定是宋军,而且还是纪律严明的宋军这些百姓纷纷放下心来。
觉得这样的军队,才能驱逐辽人,让朔州重新焕发新机。
“几位将士,天气这么冷,吃个热鸡蛋吧!”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大娘,确定是来攻打辽人的宋军,激动的热泪盈框。
将自己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鸡蛋,快速煮熟之后,想让宋军尝尝,表示自己的激动和欢迎。
“大娘,我们有军令!不能要百姓任何东西,否则会被砍头!”
一名二十来岁宋军,望着老大娘手里的鸡蛋,笑着拒绝道。
他也很想吃,可军令就是军令,任何人不敢违返。
“唉!这才是我大宋的军队,老天终于开眼。
发现青年毫不犹豫拒绝,老大娘更加激动,觉得好日子应该要来了。
因为金人发动战争,她的大孙子被强行征召进辽军,对辽人恨之入骨。
“喝口热水吧!”
见对方不吃鸡蛋,老大娘递上热水。这一次,路过的宋军倒是没拒绝。接过土碗,咕咚咕咚灌上几口热水,随后立即感谢。
发现朝廷的军队纪律严明,不要任何东西,只喝热水。
附近村民立即回到家里,将陶罐里烧热的井水递到宋军面前。
希望他们能喝上一口热水,稍后狠狠教训辽人,最好将他们赶走或者杀光。
西门庆没有阻止!
经过一天行进,燕云十六州之一的朔州城,被西门庆带领六万大军,重重包围!
“哈哈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可恶的辽将带着亲信逃走啦。”
一名青年男子手拿长刀,一边在城墙狂奔。
一边将这个好消息,大声地告诉给所有人。
他们大多是中原人,自然不想和自己人打。
现在辽将逃走,再也没人束缚他们,没人能强迫他们。
“真的?太好了太好了,我们不用被逼迫,可以回家了。”
发现天杀的辽将带着亲信全部逃走,朔州城内的守军,大多非常兴奋。
一脸亲切看着城外的宋军,脸上满是开心。
如此一幕,令前方的卢俊义和关胜等人,一脸懵逼,满是疑惑。
心想,这些人笑嘻嘻看着他们做什么?他们是来攻城,又不是走亲戚串门。
难道是摆下攻心计?
听见此消息,中原人当然很开心,可少量辽人却一脸阴沉。
他们实在想不到,那位将军竟然是孬种丢下他们直接跑了。
如此一来,他们根本不用打。
因为军心已乱,完全没有凝聚力。
“城内守军听着!现在投降,我们视你等为投诚!若敢反抗,血流成河,格杀勿论!
张叔夜作为西门庆的副将,这种事自然是他去做。
大吼一声,其余统领立即跟着重复这句话。
顷刻间,朔州城外满是劝降的警告之言。这在两军交战时,经常会发生。
若能兵不血刃拿下这里,对西门庆的大军来说,会省去许多手脚。
朔州城内的守军,本就人心思动。
听到这些劝降声,急忙丢下武器跑向城内。
根本不用西门庆来攻。
随着咯吱一声,朔州城四个城内大开,令西门庆和一众宋军有些意外。
不过,这是好事儿,他们非常欢迎。“所有城内守军听着,立刻放下武器从里面出来。
“半个时辰后,不出城者会被视作辽军就地斩杀!城内平民请呆在家里,上街者,斩!
发现朔州守军投降,张叔夜立即传达西门庆指示。
根据以往规矩,只要投降就会被优待。更何况,这里大多是曾经的中原百姓。处理起来,肯定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城内守军急忙丢下武器,带着一脸喜色走出城门。
他们本就是中原人,像这种投降,早已等待百年之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