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蒸汽机车试制成功(2 / 2)

加入书签

“现在的这蒸汽机车怎么样?今天就能试车吗?”陈松问道。

孙智淼来到陈松面前,指着眼前的蒸汽机车,解释道:“老师,现在这蒸汽机车已经差不多了,今天就可以试车。

学生现在正带着人做最后的检查,检查结束之后就能够试车。”

孙智淼说完话,又开始了忙碌。

陈松没有再打扰他,站在旁边静静的看着。

没过多长时间,孙智淼就完成了对蒸汽机车的检查。

孙智淼来到了陈松旁边,看着眼前的蒸汽机车,说道:“锅炉里面的水,以及锅炉下面使用的煤炭都已经就位,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看来今天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希望能够一切顺利!”陈松低声念叨着。

几个学生爬上了蒸汽机车,他们分别是蒸汽汽车的司机,以及锅炉控制人员。

锅炉当中的煤炭被点燃,随着煤炭不断的加入,锅炉当中的水很快就开始沸腾。

泄压阀上面有水蒸气冒出,“嘀”,汽笛声也在这个时候响起。

“老师,马上就要动了!”孙智淼急呼一声,目光死死的盯着眼前的蒸汽机车。

陈松也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蒸汽机车,在他的注视之下,泄压阀上面冒出的水蒸气越来越多,机车轮子上面的巨大连杆,开始了运动。

在众人的注视下,蒸汽机车缓缓向前。

因为铁路距离受限,所以蒸汽机车不敢开的太快。

“老师,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孙智淼大声欢呼着,随后兴奋地朝着蒸汽机车追去。

蒸汽机车很快就停了下来,孙志淼连忙带着自己的学生爬上蒸汽机车,还是对蒸汽机车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

同时,对蒸汽机车上面的各个部件,刚才运行时的各种参数也进行了记录。

很长时间之后,孙智淼拿着这些东西,来到了陈松那里。

“老师,您看看,看看这上面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孙智淼将手中数据交给了陈松。

陈松仔细认真的检查了一下这些数据,甚至还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简单的运算处理。

时间不够长,但这些数据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蒸汽机车能够正常运行,也说明没有太大的问题。

“也还行,看来,蒸汽机车现在终于研制成功了,你们功不可没。”陈松拍着孙智淼的肩膀,不停的夸赞。

“这件事情我会尽快禀报给陛下,到时候陛下肯定会过来参观,能做好准备吧!”

说了几句劝勉的话,陈松又匆匆离开。

回到家换了一身衣服,陈松就去了朱元璋那里。

来到御书房,还没有等陈松开口,朱元璋便率先问道。

“怎么今天有时间过来?很长时间没见你过来了,今天有什么事吗?”朱元璋问道。

陈松朝着朱元璋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臣今天来有一件好事,一件大好事。”

“哦?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事?”朱元璋来了兴趣,身子微微前倾,一脸笑容的看着陈松。

“陛下,蒸汽机车试制成功了,今天臣已经参观过了,可以平稳的运转!”陈松非常平静的说道。

“啪!”

朱元璋猛然一拍面前的桌子,直接站了起来。

“你说的可是真的?真的制造成功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现在终于要成功了吗?”

朱元璋的脸上满是兴奋,在书桌后面来来回回不停的走着。

他很早之前就听陈松说过,蒸汽机车的所有事情,那个时候的陈松也向他介绍了蒸汽机车的种种好处。

所以当陈松告诉他,说新学学堂正在研制蒸汽机车时,朱元璋非常的兴奋,也非常的期待。

他做梦都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可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好几年。

本来以为这件事自己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万万没想到,今天陈松竟然将这个好消息带了过来。

“运行起来可没有问题?运行的是否流畅?是否如同你之前所说的那样,能携带大量的物资?”

朱元璋一连串的询问。

陈松对朱元璋所提的那些问题,进行了一一解释。

“陛下,臣说的再多,不如陛下亲自去看。不如,明天去看一下,臣已经让他们做好了准备。”陈松说道。

“既然如此的话,那明天就过去看一看。”朱元璋回道。

……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朱元璋的仪仗,走出了皇宫。

他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往新学学堂而去。

新学学堂现在面积很大,已经扩建了不知道多少次。

朝廷每年都要给新学学堂拨款,甚至早早的都已经超过了国子监。

给新学学堂拨款和给国子监拨款,根本不同。

给国子监拨款的话,给出去的那些钱基本上都回不来。

但是给新学学堂拨款,给出去的那些钱,大部分都能回来。

新学学堂最近这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有新的技术诞生。

这些新的技术,往往会被朝廷在第一时间利用。

像什么,钢铁改良技术,新型炼钢高炉,蒸汽机机床,蒸汽机车床,蒸汽机纺纱机,蒸汽机织布机等等这些东西,最近这几年也如同井喷一样,不断的出现。

这些东西,出现之后,在陈松的要求之下,由朝廷管控,创办了一个个由朝廷控制的官办工厂。

防止这些东西被那些商人利用,陈松甚至还出台了非常严格的管控条例。

这些东西都是经过朱元璋同意的,朱元璋防商人就像防贼一样,所以直接就同意了陈松所出台的那些管理条例。

也就是说,在大明境内能使用那些新式工具的部门,只有以朝廷为主的官办工厂。

至于私人工坊,不准使用。

也不是说永远不让他们使用,只是现在时机并不成熟。

朝廷每年为了研制这些东西,消耗了大量的钱财,现在本还没有回复,怎么可能率先让这些商人获利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