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背黑锅我来(2 / 2)
皇上说,辽东贫苦,官兵仅凭俸禄难以养家糊口,势必不安心戍边,家眷们寻个营生做,没什么不可以,只是得立下规矩,不得以权谋权,甚或勒索坑蒙,以致激起民怨。尤其是国家不许外输之军用物资,若私鬻出境,反以资寇,宜严禁止,犯者虽勋戚不宥。”
夏浔听了松了口气,辽东其实自有富饶物产,貂皮人参木材鱼鲜之类,只因西壁近虏,为了箝制外族,在洪武朝时,是根本不许随意贸易的,尤其不许官僚参与,当时曾规定:“凡公差人员,不许捎带松榛等物进口渡海,违者一二斤、三五两俱分尸,号令所过,官司纵容,一体治罪”
不要说贸易了,就是派遣辽东出公差的人员想带几斤辽东土特产回去给家人尝个鲜,都是杀头的罪过,待建、永乐时候起,贸易的规矩已经松懈,可是官员家属参与经商,依旧是为人诟病之处,夏浔也不是不知道这容易造成贪污腐化,可他眼下要调动一切力量,把他们的惰性变成积极性,不能不让他们沾些利益。
有的贪,总比大家都一无所有,口袋里比脸还干净好一些吧?凡事有利必有弊,随着经济的繁荣,必然也会滋生一些不好的现象,这些可以通过完善法制来逐步解决,而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防止贪弊,干脆大家都穷得一干二净,无从贪起好了。
可这些意思,有的是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的,他上次上书的时候,也只是委婉地说明了一下现在需要官民一体参与的必要性,如今有了皇上这句话,总算彻底踏实下来了。
夏浔颔首道:“皇上英明,只是这监督、执法之事在关内宜办,在关外,就难如登天。这里没有行政司法衙门,只有挂靠在兵备司下边的六科,每科只有小猫三两只,就算长出七手八脚,能办得了甚么事?再说,他们本来就挂靠在军队里面,能监督得了军将领们违法乱纪之事么?”
黄真笑眯眯地道:“我的国公爷,您就别诉苦了,皇上说,复立衙门,乃是一件大事。若废而复立,立而不稳,将来再度裁撤,那朝廷威信就荡然无存了。可国公所言也是道理,而且皇上也希望,辽东能够重新设置府吏流官,以牧地方,所以皇上这里还有一道旨意,是要国公设立辽东幕府的。”
黄真说着,从袖摸出一卷黄绫画轴,郑重地捧在手上,递与夏浔。
夏浔接过,心一片茫然:“幕府?那不是人搞出来的玩意儿么,我国也有幕府么?”
他却不知,幕府在国古已有之,明载于册的是汉代,而且汉代对这种制度的称呼就叫幕府,后来改了名字,制度还是一样的,唐代的藩镇就是幕府的一个极端代表,幕府的基本特征有四项:一、便宜置吏。二、财政上的自主权。三、军功赏罚的自主权。四、军事上决策指挥权。
这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官署和官吏。自秦汉以来,幕府的权力有时大有时小,后三项权力时不时的会有其几项收归朝廷,可是第一项是必须保留的,只有这一项制度存在着,它才可以称之为幕府。
幕府制度在宋朝的时候基本取缔了,官吏任免权全部上收朝廷,说是基本取缔,是因为一些特殊地区,仍然有幕府,比如宋初戍守边疆的折家,就是自行任免官吏,而且到了北宋后期乃到南宋时期,这种制度也未完全杜绝。
建炎年间,由于宋辽开战,朝廷诏“河北招抚、河东经制及安抚等使,皆得辟置将佐官属;行在五军并御营司将领,亦辟大小使臣。诸道郡县残破之余、官吏解散,诸司诱人填阙,皆先领职而后奏给付身。于是州郡守将皆假军兴之名,换易官属”。
南渡之后就更不用说了,这家军那家军的,哪家没有自命将吏的权力?顶多事后报备一声。本来的历史上,明朝也是有幕府存在的,抗倭将领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都曾招幕私人以为幕客,佐理军政事务。只是同前代不同,这都属于临时的差使,有职无署,事了即撤。
朱棣不想冒冒失失地在辽东重新开辟官署,以免立不住脚,重又裁撤贻笑天下,但是面对夏浔禀报的情形,也知道这是在辽东复立官署的极好时机,所以便想出了这个折衷之策,立辽东幕府,进一步放权给夏浔。幕府官署若站不住脚,那只是辽东总督个人的行为,如果站住了脚,朝廷一道诏书,幕府的官署与官吏,就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府衙。
“我这位连襟还挺聪明啊,这么谨慎的招术,既可以解决辽东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旦失败,又没朝廷什么事儿……”
夏浔捧着圣旨咂巴咂巴嘴儿,忽然想起了电影《碟谍》的精典台词:“如果……,政府将不会承认与此事有关。这个录音将在五秒后销毁,祝你好运……”
情人节,不能送花给大家,那就……加送一更吧,最后60分钟倒计时了,祝情人节快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