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 第300节(1 / 2)
“那是彩虹,下雨过后,天上就会出现漂亮彩虹。”
“彩虹是什么?”小虎好奇的抬头望着安娜。
“彩虹是一种雨后的光学现象……”
安娜耐心的跟两个小家伙讲解什么是彩虹,只不过两孩子对这种知识点完全不敢兴趣,见状她笑了笑道:“等你们以后上学就知道彩虹是什么了。”
“咔嚓”
轻微的开门声响起,霍耀文换好一套新西服走了出来,到了客厅就注意到安娜正陪着两孩子蹲坐在落地窗前望着不远处的泰晤士河。
霍耀文小心翼翼地走到安娜的身后,坐下来一手搂着安娜的腰肢,一手将两个孩子拦在怀里。
突然被摸腰,安娜身子一僵,回头一看,见是霍耀文,不由笑了笑,注意到他换了一套外出的西服,好奇的问道:“你等会儿要出门?”
霍耀文道:“嗯,我要去寰宇报业和埃文书商公司那边看看经营情况。你知道的,埃文斯和利脱这两天打了很多电话催我过去。”
“那你早点过去吧。”
“不急,多陪你一会儿。”
“你还是早去早回吧。”
安娜靠在霍耀文的胸口,抬眼看着爱人的下巴,笑了笑道:“明天还要陪小宝他们去城堡看看呢。”
“好。”
说着,霍耀文起身松开了早就想挣脱开的小宝和小虎,亲了一下安娜的脸颊,又揉了揉两个小家伙的脑袋,这才转身出了门。
开车准备前往寰宇报业。
……
寰宇报业自从去年中旬收购了英国《太阳报》,和美国《纽约邮报》后,在全球报纸行业中也渐渐声名鹊起。
特别是在英国,《太阳报》从日销80万,一下子猛然暴增到了150万,这个数据在英国各大报纸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除了《泰晤士报》、《卫报》、和《每日邮报》等几份成名已久的老报纸外,几乎很少有报纸卖这么多。
这其中的功劳主要得利于埃文斯。
去年他改革《太阳报》,将在英国著名的“三版女郎”内容板块重新升级,把原本只是著名模特的写真,转为每天登场的**的写真,一下子就刺激了该报纸的销量。
靠着这些写真,在短短一周的时间,从80万份,涨到了90多万。
随后埃文斯依靠他从香港《华字日报》学习到的“震惊体”,开始以各种“震惊”“不得不看”“默泪”等哗众取宠的标题,来扩大太阳报的销量。
两个改革措施一执行,效果出奇的好,半年时间,就把太阳报日销量稳定在了150万份左右,不仅发行量扩大,就连广告收益这块,也扩大了数倍。
让原本不温不火的《太阳报》,一下子就成为了全英国“知名”的报纸!
这种提高报纸销量的手法,引来了很多同行卫道士们的指责,传媒界和一些新闻媒体人批评,《太阳报》报道新闻的手法粗糙、不专业、常常以哗众取宠的小伎俩来刺激销量,对象读者基本都是学历知识有限的人,满足的是人们低级的需求。
本来这些媒体人和报纸同行指责《太阳报》的新闻过分夸大事实,或者有虚假新闻的嫌疑,这点无可厚非,毕竟埃文斯为了刺激报纸销量,的确是搞了许多疑似的“真实”新闻。
但悔不该的是,这些人把苗头从太阳报指向了那些购买报纸的读者。
看太阳报就是学历知识低的人?
看太阳报就是低级趣味的人?
那我还真就愿意当一个学历低,趣味低,没文化的人!
这是很多读者的心里想法,这种想法的转变,就导致一些指责《太阳报》的杂志和报纸销量迅速下跌,连带着太阳报的销量日益攀升,再昨日正式破了日销160万份,轰动了整个报界。
……
听完埃文斯讲述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和太阳报上个月受到的指责,霍耀文硬着头皮道:“埃文斯你还真有一套!”
“哈哈,全都是学董事长您的,我可是听华字日报的总编说过,这个震惊是董事长您最先使用出来的。”
埃文斯去年到香港整合《华字日报》和《香港观察报》的时候,他就注意到《华字日报》震惊体的使用。
开始他也很不屑这种扩大新闻标题的行为,但回英国开始运营太阳报的时候,略微一试,才发现……
嗯!
真香!
“别,我当时只是随手写的文章标题而已。”霍耀文连忙挥挥手,他可不希望以后别人看到这个标题就忍不住骂他!
现在人们看这个标题有趣,那是因为新鲜感,等日后厌倦了,恐怕会非常的厌恶。
不过《太阳报》从创立至今,本身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报纸!
1964年海瑞德成立太阳报,当时它成立的目的,是因为其持有的英国知名黄色报纸《每日先驱报》被别人收购,为了能够继续赚钱所以才成立了《太阳报》。
只不过《太阳报》初期销量不好,于是被转售予英国传媒大亨梅铎,报纸也顺势转为小报型报刊,发表了大量的通俗内容,可依旧不见有所好转。
最后这位梅铎大亨一咬牙,决定延续太阳报之前的设定,推出著名的“三版女郎”,在报纸的第三板块,每天更新不同的模特照片,大部分都是比较暴露的相片,又请专人写了很多皇叔内容,销量这才逐渐攀升到80万份。
所以,霍耀文收购下来后,埃文斯作为公司总经理兼任总编,也没有对这份报纸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是去掉了皇叔内容,把三版女郎改为**,美其名换了个专栏标题“艺术世界”!
...
第488章 【布克奖】
太阳报最初的定位,以及大众对它的认知,就是一份偏向八卦扯淡的综合报纸,这点无论是霍耀文还是埃文斯都无法改变。
毕竟太阳报成立了十几年,要是突然来个大变革,改成像《泰晤士报》那种专业性较强的新闻报纸,不仅读者一时半会接受不了,恐怕报馆的员工也会很诧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