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赵奕的灵感来源被曝光了(1 / 2)

加入书签

‘智能控制系统’验收组,里间的一个小办公室。

刘贺敏正对着笔记愁眉苦脸。

他本来以为有了赵奕提前的讲解,就会很快把‘智能控制系统’摸透,真正做研究的时候才发现,想得实在有些太简单了。

笔记上大部分内容,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是赵奕讲的内容不对,而是讲的大部分都是介绍了只能控制系统大体设计思路、流程,并说了一些他认为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在听赵奕讲解的时候,刘贺敏觉得是很正常的,因为正常的讲解都是如此,先是大体的做个介绍,随后就细节化的说重点、难点的。

现在对着报告、代码做研究的时候,他就发现问题还是很大,最主要是讲解的不够细致,以至于他对于各个算法包,详细的计算、设计思路都是一片茫然,对于核心算法也只是知道作用,根本不明白具体的原理。

刘贺敏倒是没有责怪赵奕的意思,只是觉得自己小看了‘智能控制系统’,怪不得航空集团都要找科学院软件所援助,以报告和代码的复杂性,短时间是根本理解不了的,有些晦涩的算法程序,只一个大致的思路就要理解好半天。

刘贺敏心里直呼准备不足,也知道是没有办法的。

在来到航空集团以前,赵奕不可能给他看源代码,最多对着屏幕简单说一下研发思路,讲解一些重点的算法,就算是这样都已经涉及到‘违规’,也就是因为‘智能控制系统’是赵奕设计的,再加上他是科学院信息学院士,参与过好多国家项目,并且即将到航空集团辅助‘智能控制系统’的验收工作,才勉强算是说的过去。

赵奕能做的都做了。

但这些远远不足以让刘贺敏快速理解报告和代码,最有难度的是‘智能控制系统’核心算法,他能做到的就只是‘找到核心算法结构’,却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核心算法的详细内容。

其实刘贺敏不知道的是,赵奕比他想象中的要尽力的多。

赵奕是完全相信刘贺敏的,他知道刘贺敏不是欺骗自己,因为他能用《因果律》进行检测,知道刘贺敏确实是要辅助航空集团做验收工作,才尽努力去做讲解。

但是赵奕给人讲解有个问题是,他不知道具体什么地方难。

因为,思维方式不同。

在其他人看来,有些位置的算法晦涩难懂,但换做是赵奕则是非常轻松,一个《联络率》就能直接出过程,他根本不用费脑子,直接打出来就好了,因为牵扯的代码太多,有些地方连他自己都记不太清楚,别更说给别人说难点了。

所以给刘贺敏做讲解的时候,赵奕真的是尽心尽力,连续说了好几个小时,但他说的有些地方,在刘贺敏看来很容易理解,结果刘贺敏就对‘智能控制系统’的难度,做出了有偏差的判断。

现在刘贺敏只感觉很无奈,笔记上大部分都是无用的,好在还是有一些地方有用,比如对算法包整体的描述。

他对照着报告去理解,也详细的知道了整体构架,以及每个算法包的具体作用。

这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非常深入的理解,他也稍稍感到轻松一些。

“先了解整体构架,然后细分,详细的进行理解。”

“这个方法也可以。”

“但是核心算术……”刘贺敏打开了报告对照源代码,仔细看都觉得很头疼。

……

两天后的上午,刘贺敏带着疲惫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他走到窗前看先窗外的风景,适当休息一下喝了杯茶水。

郭金华也正巧放下工作,他走过来问道,“刘院士,有进展吗?”

“倒是有一点。”刘贺敏点头说道。

“说说看?”

旁边的人也支起了耳朵。

郭金华、邓敏容带队的小组,和刘贺敏的软件所团队,都是一起工作的,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理解‘智能控制系统’,到不需要每一行、每一列的去理解,去做详细的验证,只是验收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做,但每个算法包的功能都要运行检测,核心算法也一定要了解。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核心算法,只要弄明白了核心算法,涉及到具体的代码,其他只需要知道功能、大致浏览一下,一个个算法包则是运行调试,结果没问题就可以了。

刘贺敏轻抿了口茶水,把郭金华带到了办公室,就开始详细的讲解起来。

很快,邓敏容也来了。

郭金华和邓敏容一起听起了刘贺敏的讲解,他讲的是各个算法包具体的作用,哪些算法包构成了核心算法,以及核心算法具体是怎么运行的。

可以举例简单理解。

比如,智能控制系统是一头大象,源代码就是大象全部组成,细化到每一个细胞的结构、功能,再组成各个器官等等。

核心算法就是大象身体内部的各个系统,有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等。

验收组不需要搞清楚细胞是怎么构成的,但必须要知道核心算法的具体原理,但因为算法难度太高,他们根据报告也只能知道,大象有四条腿、一个大鼻子、两个忽闪忽闪的耳朵等等。

这些外在的报告中都有介绍,但牵扯到内在的系统,报告不可能全部详细的写出来,有些内容还是要靠个人理解。

现在刘贺敏就在阐述大象的内部系统构成,但他知道的也只限于‘哪一部分是消化系统’、‘哪一部分是神经系统’等等,具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是怎么构成的,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尽管如此,刘贺敏的讲解也让郭金华、邓敏容惊为天人,因为他们研究了很长时间,也只理解到那些算法包是核心算法,并没有能划分的这么细致,没想到刘贺敏来了仅仅两、三天,就已经搞懂了核心算法的大体工程。

“不愧是信息学院士啊!”

郭金华心里感叹着,“仅仅两、三天时间,比我们研究很久了解的还深入。”

邓敏容也想着,“刘院士果真有水平,怪不得刘总亲自到软件所去请人。”

“按照这个速度来说,整体验收也不了多长时间了。”

郭金华、邓敏容对刘贺敏的能力水平,都可以说是心服口服,他们索性也完全放开了,开始问起刘贺敏一些算法包的设计、功能问题。

这些都是他们理解的时候碰到的问题。

正常拉说刘贺敏能理解到这个程度,肯定已经完全弄懂了其他算法包的问题,但事实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当他们问起的时候,刘贺敏总是推说,“我还没有研究这个……”

“那个也没研究……”

“不清楚。”

“能理解、能理解!”郭金华、邓敏容没问出个结果,心里也感到很奇怪,“刘院士都知道核心算法的功能,为什么会对一些普通的算法包不了解呢?甚至有些好像没看过……”

“有点不太对吧?”

郭金华和邓敏容对视一眼,出了办公室谈了几句还是琢磨不透。

楼下,三层。

战鹰-1的常规设计验收组,工作进展非常的顺利。

常规设计验收组的名义负责人是刘建昆,实际负责人则是杨聪、李建明以及孙梦飞,三个人都是国内最顶尖的飞机设计专家,他们加在一起可以说,就是国产战机的半边天,足以见得刘建昆以及航空集团,对战鹰-1设计报告的重视。

在一段时间对报告、详细设计书的研究后,他们都对战鹰-1有了细致化的了解,剩下的就只是各部分计算、论证工作。

比如,襟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