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节(2 / 2)

加入书签

一边琢磨,赵宁一边静静旁观干将与莫邪的争论。

“你这些话言论真是贻笑大方。”

说到真正的知识学问,干将渐渐冷静下来,他喝了半碗茶,脸上不再有半分怒气,“知道为何贻笑大方吗?原因只有一个:你就会照本宣科而已。

“就好像那些学律法学得没有了道德的大家,学经济学得不知道民生疾苦的学究,永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且问你,当年天朝太祖进行革新战争的时候,难道国家的生产力跟前朝、前前朝已有本质区别?广大乡村难道都开始用机械耕地了?

“国家依然是农业国,生产工具依然是锄头镰刀,乡村依然闭塞,工业只有可怜的一丁点,还集中在有限的城池。

“革新战争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那正是从乡村开始,是农夫们先接受了革新思想,革新之火是在乡村燎原,是乡民成为了革新战士组建了革新大军,最后他们席卷了大江南北!

“当整个国家都取得革新大业的大胜时,它依然是个农业国,国家主体依然是小农经济!

“这说明了什么?”

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干将神清气爽,觉得莫邪再也无法反驳,美滋滋的端起茶碗,把粗茶当作好酒一饮而尽。

赵宁若有所思:干将如今在我面前已经越来越不回避他们来自异界的事实,难道他已经意识到了些什么?

他们那个世界也有革新战争,如此说来,革新战争本身就是历史潮流,是文明史前进的必然方向?

莫邪并没有被干将说得哑口无言,相反,她甚至都没有被说服,针锋相对地道:

“天朝的革新道路虽然如此,但当时国家毕竟有了划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现,社会面貌发生了改变,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第一批革新先贤如何诞生?

“他们可是在城池里接受了教育,乃至在国外开阔了眼界,并在城池中积蓄了第一批力量,拥有了相当基础,这才能够转战乡村。

“他们这些人,一直都是革新方向。如果他们没有诞生,何来革新战争?

“当初那位大先贤第一个提出革新思想时,可是身在非农业国。”

干将轻笑一声,这回换他老神在在:“那又如何?这并不能证明什么。无非就是思想来源而已,现在大晋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了思想来源,也有了第一批仁人志士,革新何以不成?”

莫邪被反驳得体无完肤,心中很是不快,烦躁地挥了挥手:

“总之这不是那位大先贤的本意。他的本意,新国家必须建立在新的生产力之上,是需要国家十分发达的。”

见莫邪吃瘪,论点越来越无力,干将痛快无比,哈哈大笑三声:

“然而事实已经证明一切,你怎么反驳事实?物质决定意识,你的认识需要改变了。

“至于你说的新国家的建立需要国家经济十分发达,这更是不值一驳。

“想当初铁幕降下时,迫于革新大业对百姓极大的吸引力,革新国家带来的极大压迫力,革新敌国为了让百姓意识到他们的体制也很好,百姓的待遇不输给革新国家,不得不大力改善自家民生。

“彼时,那个以美丽为名的头号革新敌国之中,普通工人一人劳作——不用加班的劳作,就能养活一妻数子一辆车两条狗,生活不要太滋润。

“后来呢?铁幕之战结束,强敌消失,那个革新头号敌国的工人境遇如何?随着外部威胁消失,权贵们还会继续克制自己压迫剥削的本性吗?

“我们来的时候,生产力比铁幕之战时期高了不知道多少,社会财富多了不知多少,可那个当世最强大的革新头号敌国的平民百姓,因之获益了吗?

“普通工人别说轻松养活妻儿车辆与狗了,单是一座房子就能耗尽他们半辈子的力气,上层与下层割裂,各种矛盾不时爆发。

“你啊,吃亏就在书读得太少。

说到这里,干将眉眼肃穆,庄严无比地道:

“我还是那句话,文明发展到现在,早就足够每个人衣食无忧生活美满,是因为权贵的掠夺才导致底层百姓穷苦困顿。

“哪怕有些地方确实贫瘠,那里的百姓生活艰难,单靠自己也无力抵抗天灾,但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不正是国家之所以建立的使命与意义?

“大晋的革新战争没有错,也一定能取得胜利,这场全面战争的进程与结果,会让你看到现实到底是怎样一番模样!”

......

干将心情舒畅自信笃定,莫邪死鸭子嘴硬:“那好,我就等着看!看大晋的革新大业,是不是真能推到整个天下,并且真正获得成功!”

赵宁看看干将又瞧瞧莫邪,两人虽然停止了争论,不再让他的头脑经受思想风暴,但他的思考并未停止,且随时准备接受新的冲击。

干将的话是不是对,莫邪的话是不是错,是不是全对亦或者全错,他现在还无法精确判断,但身为皇朝太子的他清楚一件事:

在人口不大规模膨胀的前提下,大晋皇朝的粮食、财富产出,足够轻松养活所有晋人。

大晋的百姓没必要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后,依然只能闲时吃稀忙时吃干,住着漏风的茅草房子穿着破烂的衣裳。

别的不说,大晋的天下只要没有土地兼并,没有沉重的租税需要缴纳,百姓就能远离绝大部分生存难题。

所以大晋必然要进行革新战争,且也能进行革新战争。

现在匠作监正在改进手工、农事工具,深化将符兵等非凡材料用于日常生产的进程,让一些修行者将自己的修为之力也用到生产中,且已有了一些成果。

整个国家各行各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在不断上涨。

国家的生产能力在持续发展,国家的文明面貌也要不断向前才行。

喝完茶,休息好,赵宁率先站起身,笑着对干将、莫邪道:“现在我们就去看看,我大晋子民是不是能承担全面战争的重任。”

第八七九章 沙场报国(1)

晋阳城外,平坦广袤的庄稼地里,有很多农人在收麦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