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担当应有逢山开路,(1 / 2)

担当 孙青 3375 字 2天前

遇水架桥”的胆识

改革创新历来都是硬骨头,有些没有担当的人,不敢、不愿去碰,生怕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而“引火烧身”。但对于现在的社会转型期而言,改革创新正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所以不能怕改革有困难、会被人“戳脊梁骨”就止步不前,必须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胆识,大刀阔斧的魄力,经受非议、冲破阻力的决心才是改革创新最终成功的关键。

★发挥“正能量”,当好“促进派”

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更是领导干部积极主动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的重要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反腐”和“改革”,归根到底是要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一切都毫无意义。在深化改革和反腐败大环境影响下,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最具有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就是“无所作为,但求无过”和“和尚撞钟”思想,采取“消极”对待改革和反腐败问题。而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紧跟中央和国家的改革发展战略,积极投身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挑起中国发展的重担,在经济全球化的平台上,发挥“正能量”,当好“促进派”。要做到敢于担当、推动发展,改革创新是源泉和不竭动力。

改革创新为担当注入浩然正气。浩然正气,体现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公道正派上。选拔任用干部,落实惠民政策,实施惠民项目,发展惠民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都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有一颗大公无私之心,做到刚直不阿、坚持真理、主持公道,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决不能因小团体的利益而动摇了自己的科学决断,更不能因一己私利而干扰了自己的正确决策和公正处置。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努力权衡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大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切切实实做到改革踏石留痕,创新抓铁有印,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创新所带来的红利。

改革创新为担当注入蓬勃朝气。作为党的各项事业的引领者、建设者和服务者,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因循守旧,啃“老皇历”。要以挥斥方遒的蓬勃朝气,站在时代的前列,用最前沿的思想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去把握时代脉搏、衡量时代权重、抒写时代篇章。改革创新,就是要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实事求是地用更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当前和长远的矛盾问题,推动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担当以热情,赋予担当以底气,赋予担当以活力。“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这是***总书记在01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所提的要求。只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能给担当能力注入蓬勃朝气,以此源源不断形成不竭动力,在小康建设的路上克难奋进。

改革创新为担当注入昂扬锐气。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历练、逐步提高的过程。领导干部应当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担当能力的历练与提高,改革创新就是一块试金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改革创新就是要打破那些陈词滥调、陈规陋习,让新的符合群众意愿的思维方式、政策理论、体制机制等很快占据核心价值和为政运行体系。***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创新就是实干。只有沉下身子,心贴群众,汲取群众的经验与智慧,改革创新才能得到群众支持、群众认可、群众拥护。这种改革创新的昂扬锐气,就为担当能力夯实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在实践中修炼心性,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实践中敢于担当。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闯敢试

在工作中,要遵循科学规律,做到实事求是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要结合实际正确执行不走样,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改革的新突破,推动社会的新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高校教授热血沸腾地到山区去给农民讲科技的发展和汽车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当这位教授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一个小女孩突然用稚嫩的声音向他问道:“爷爷,我们这里什么时候能通公路呢?”教授一时哑口无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开展工作要实事求是,在工作中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对解决问题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只能让解放思想成为落不到实处的空口号。

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学会创新。有个寓言故事叫做《谁动了我的奶酪》,有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一天他们的奶酪突然不见了。两只小老鼠马上行动,很快就找到了更多的新奶酪。而两个小矮人却一直思考奶酪是谁拿走的、为什么要拿走。故事中的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它告诉我们,老办法、旧观念不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唯有转变旧观念、放弃旧思维,才会有全新的发现,找到新的出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在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以巨大的胆识和勇气开拓创新,破浪前进。要坚持与时俱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闯敢试,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决不能生吞活剥、照抄照搬,一定要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的精神体现在扎扎实实地打开新局面上,体现在认认真真地解决实际问题上。

★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

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国之所以能在大部分时间中领先世界,“选贤任能”的政治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历史上的尧舜禅让、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还是康乾盛世,英才辈出始终是中国太平盛世的重要特征。而回顾近代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从18世纪末英国首相皮特因为《国富论》,率领一众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为仅是一个海关官员的亚当·斯密让座,到法国把历史上61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艺术家与11位政治家一同安葬在“先贤祠”,再到美国“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的火焰上”的专利制度入宪——对知识创新的尊重,对思想文化开拓的推崇,成为这些大国在当时引领世界背后的巨大推动力。

近代以来,经过漫长艰苦的摸索,我们最终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01年11月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人的梦想都不同,同样,每个国家因其历史源起、现实发展,对梦想的定义也不同。但无论是美国梦、欧洲梦,还是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腾飞、国家崛起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是它们共同的使命与内涵。航海大发现带来了海洋文明的崛起,欧洲接过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火炬。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一个多世纪,孕育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萌芽。随后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沙俄等国家,凭借变革与创新,相继实现了国家崛起。在这之后,没有历史包袱的美国接过欧洲海洋文明的火炬,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跑世界,并最终成为世界一极。历史清晰地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世界上的大国、强国,都是依靠改革创新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引领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重回世界舞台中央,携手世界各国打造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光荣与梦想。

毋庸置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本源的中国道路,正在呼唤一大批“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者与“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天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必然有赖于一大批勇于改革的开拓者、敢于创新的天才,在个人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党的***报告中“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的论述,无疑道出了中国道路走向最终成功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仅有开拓者与天才的中国梦还远远不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迫切希望主政者有更高远的目光,资源拥有者与利益既得者能有更广阔的胸襟,我们的国家对知识、思想与文化有更多的尊重,我们的社会对变革与创新有更多的包容——因为只有这样,梦想才能真正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