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1 / 2)

大叛贼 夜深 1566 字 2个月前

天津。

现在的天津卫已今非昔比,往日天津卫只是一个卫城,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却是一个不大的地方。

但自几年前,明军突击天津卫,拿下天津卫作为跳板直接进攻北京城后,大明就对天津的定义重新做了规划。

在前明和之后的满清时期,天津的主要地位是用来进行拱卫北京的,同时也防范由海上而来的威胁,这也是天津卫的由来。

但随着前明中期,朝廷放弃了海洋,天津卫的作用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而到满清时代,天津卫更近一步削弱了作用,只是因为临近北京的原因这才一直作为拱卫京师所存在。

其实,到这种程度,天津卫已经变得和丰台大营差不多的存在了,但是无论其规模还是兵力都远远不如。这也是当年朱怡成决定采取由天津打开战局,直取北京的军事计划重要原因,而这计划的成功也证明了满清对天津卫的不重视从而吞下了这个苦果。

大明拿回天津卫后,朱怡成就把天津卫作为重要城市和港口进行开发,同时改天津卫为天津,并且设置朝廷官员和驻扎的海陆军司令部。

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的天津虽然比不上宁波、上海这样城市的繁华,但在北方也是算得上的大城了。整个城区以之前的卫城为中心区域足足扩大了五倍之多,再加上设置在主城南北的陆军驻地和海军驻地,包括天津的海军分舰队港口,使得天津焕然一新。

而且随着海贸的兴起,再加上大明的强盛,现在天津更是北方重要商业港口。南来北往的客商聚集天津,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繁荣。

现在是永业七年年初,离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节刚刚过去不久,南方才开春,而北国却依旧是一片银装素裹。

这一日,天津上下警备森严,整个港口和城市靠近港口方向都被封锁了起来,就连平日里最热闹的码头也暂时停止了进出,到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士兵和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巡逻。

城内虽然同样有着士兵和锦衣卫巡逻,不过气氛却要缓和许多,许多人虽然无法出城看个究竟,而且因为封锁的原因造成了日常的不便,但大家却没有丝毫怨言,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的确,今天是一个很不寻常的日子,因为今年大明皇帝朱怡成将来到天津,再由天津前往北京。

随着朱怡成的这个举动,也标志着大明正式迁都北京的开始。其实在春节刚过两天的时候,朝中官员就已经有不少陆续抵达了天津,同样由天津赶往北京城。

其中有包括军机处的两位大员,第一个自然是首席军机大臣廖焕之,而第二个就是董大山。至于另外几位军机大臣,王东如今正在吕宋,其余两人需要留在南京继续处理政务,迁都可是一件大事,如此大的国家同样也需要平稳过渡的时间,要不一个国家日常政务没人处理岂不是乱了套了。

除了军机处外,朝廷的各部也是如此,各自分出一半人手先行前往北京,而另一半继续留在南京。

对于这点,朱怡成并没有和之前大明那样在南京重设一套行政班子,搞什么另立南京六部之类的安排。

当年大明之所以另立南京六部,搞两套班子,那是因为历史的特殊原因,再加上南北道路不便的原因所至。

而如今,时代已经不同了,现在大明已进入了海洋时代,由北向南已不再需要通过漕运和陆路,如果由天津南下至多三日就能抵达南京,交通的便利使得南北沟通变得方便,朝廷也便于直接掌控江南。

更重要的是,大明已经开始修建铁路,等第一条铁路完成后,大明就会着手向北方延伸,这也让再在南京设立一套班子已没有了任何意义。所以朱怡成暂时只会让六部的部分官员进行南京留守,而取消了南京六部的设置,同时准备把南京像后世那样直接以直辖市的方式归于中央管理。

所以现在就连皇帝朱怡成,这一次北上也是单独一人,他的皇后、太子、皇子和后宫一应人等依旧留在南京,等日后再行北上。

护卫朱怡成北上的是东海舰队的一支分舰队,现在大明周边海域完全掌握在大明的手中,一路的安全自然是有保障的,何况朱怡成也不是那种养于深宫的皇帝,他可是复兴大明的马上皇帝。

由南京登船,自上海出沿海一路北上,为确保安全中途并未进行停留,仅仅两天时间就抵达了天津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