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派系(1 / 2)

大叛贼 夜深 1099 字 2个月前

董大山并未如朱怡成所要求的在家多休息几日,见过朱怡成后就去了军机处交还调令,翌日就在军机处日值了。

接手安庆后,朱一贵接黄朝云军令前往望江,带一支部队不断进行小规模地突袭。

望江要打,但暂时还不能大打,这是朱怡成定下的策略,以进攻用来吸引清军,把中原的水搅的更混,为明军争取时间。

朱一贵干的不错,他指挥部队在望江一带神出鬼没,把这片地区搅得鸡犬不宁,清军如临大敌接连发出求援,得知情况的隆科多恼怒异常,但由于河南战局眼下在关键时刻,再加上高进部逼进江夏,隆科多手中也抽调不出什么兵力,无奈只能严令江西、安徽两省加强防御,同时在江西分出部分兵力以防不测。

安庆那边暂时没什么大事,明军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新兵训练和物资准备。这些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完成的,一直以来,明军的军队结构都是募兵制,再加上对俘虏绿营的整遍和吸收,使得明军在极短时间内形成一支颇有战斗力的部队。

但募兵制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募兵的为招募和应募,也就是常说的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募兵制虽说兵员来源简单、便捷,可募兵的整体素质却有先天不足。明军如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部队训练方案,但在募兵制的先天因素下,除部分精英部队外,其余部队虽能称得上不错,但在朱怡成眼里同真正的职业军人还有着极大不足。

在宁波时,朱怡成就琢磨着以募兵向征兵改变,但相比募兵来讲,征兵制的建立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征兵制需要先形成一套完善的兵役制度,其次征兵制需要拥有大量的合格兵役人员,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在形成基础。

可就算这样,朱怡成也在实施由募兵向征兵制转变的准备工作,相比募兵制,征兵制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兵源完全来自于朝廷,而不是由军队来自行解决,这也能彻底解决未来军阀的出现可能。

随着大明的国力强盛,部队中各山头的现象也逐渐出现,其他的不说,陆军和海军,各军中的元老派、从龙派(投成)、新兴派泾渭分明,再加上以地域划分的各派也各自林立,这些派系错综复杂,虽然在朱怡成的掌控下依旧保持着紧密团结,可其中相互的明争暗斗也不在少数。

伟人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前半句暂时不去说他,朱怡成作为帝王当然有这思想,但要消除内部派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何况随着大明的地盘越来越大,中国又是一个非常讲究地域、乡党、同窗好友等各层关系的复杂社会,所以形成这种情况也是自然的。

朱怡成从来没有打算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因为这种情况是根本改变不了的。也只有进行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相互竞争机制,这才能把全局控制在手中。

除了军中,文臣中其实也是如此,这些朱怡成都清楚的很,作为上位者,平衡手段是尤其重要的,至少在这点上朱怡成还算干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