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南洋惊潮 第102节(2 / 2)

我笑了笑,说道:“做事儿对得起自己吧,鬼门出四存六是有道理的,人在做天在看,你就不怕被报应啊?小心有命赚,没命花。”

“哎!你怎么看出他贪钱的?还会偷偷看文物?”万金油问道。

“这样的人,没有底限,他自己也说了,是被鹌鹑招买进来的,鹌鹑保他,自然是要大用,他的费用不会少,一个为了钱敢和鬼门叫板的人,自然贪钱。”我说道,“我们两个都看出了他的问题,只不过切入的角度不同罢了。一个贪钱的人看着文物能不心动吗?不偷看那是不可能的,看多了,心中的不平衡自然就有了,所以,我确定他知道这墓在哪儿,才会那样说。”

正说着,海子进来了。

他两眼冒光,说道:“珉儿,你在这点儿上,比鬼爷厉害,鬼爷可不问青红皂白,打到他说。”

我笑了笑,说道:“方式不同罢了。”

“珉儿,接下来怎么办?”这才是海子想问的。

我看着窗外,草原上,羊在吃草,草原绿得冒油,真正的对决就要开始了。

我很期待。

第271章 县志的猜测

我说道:“给他电话,让他找鹌鹑换人。别忘了再要二十万。不过,我猜幺儿被打了,那就加钱,打一个人医药费五万。”

海子说道:“那他要不答应呢?”

“告诉他,大家都撕票得了。”我说完,看着海子,他似乎很挣扎。

“万一……”海子还没说完,我说道,“这个事儿你去做不合适,让万金油去。”

海子立刻说道:“我来!我可以……”

“不!对人的了解,你我都没有万金油在行,他可以!”我坚持。

海子却说:“可万金油不是鬼门的人,他插手进来,恐怕不合适吧?”

我说道:“我相信他。”

海子还在那儿杵着,我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在反而会坏事儿,你跟我收拾行李,去一个地方。”

万金油说道:“哎,银大少,电话我打,你自己去玩,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

我说道:“凭我对鹌鹑的了解,他不会马上答应的,这讨价还价可不是一个电话就打通的。”

“我这儿好说,麻烦的在后面,按江湖规矩,需要中间人的,你觉得他会找谁?”万金油无奈地说道。

我摊摊手,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在江湖上能有个交易的人,可不多呀。”

“我倒真是期待呢,看看谁有这么大胆,敢给他们做中间人。”万金油笑嘻嘻地说道。

海子还想劝,我却不给他机会,我知道他对兄弟们的感情,就因为这个我更不能让他在参与进去,他虽说阅历很深,但依然像西境人一样,把快乐与否写在脸上。

下午时分,我和海子从伊宁出发了,这一趟至少要跑六个小时才能回到召苏,再到波马镇。一路上,海子不理我,似乎还在生我的气,我也不理会他,我知道当幺儿回来的时候,他会理解的,或许他永远不理解,如果换成我爷爷,他一定会震怒,下发鬼王令,之后把人找出来,以各种方式让所有宵小知道鬼门的厉害。

可我不是我爷爷,我要做的是在西境三十六门已经没落的时候,以另一种方式胜利,我也同样是在江湖证道,只是我希望完成的更加漂亮,这不再是那个打打杀杀的年代。

临行前,我让召苏的鬼门兄弟将波马镇的县志拍照发了过来,我正好一路上开始研究蛐蛐当时消失了一天,是不是去了图书馆查阅县志。

大约在两个小时后,我有了答案,有一段县志很吸引我的注意,这篇记录很短,却大有深意。

我理解的是一个都城富商的儿子,他爱上了一个西境的一个女子,这女子家是贩马为生,而公子见了这女子之后便忘不掉,故打算迎娶这女子,但家族内部十分反对,认为堂堂都城必须门当户对,公子为爱而放弃优厚的生活,千里迢迢跑到西境找寻这个女子,最后两人愉快地生活在了一起。

县志记载,正是这位公子把纺织机做为陪嫁带到了西境。

不过,这县志错误百出,如果说没有后世之人的添油加醋,那么就是这位都城来的公子在撒谎,首先,他能看上贩马女子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做为正房是不可能的,倒不是阶级关系,而是人的选择问题。假如你是都城的大少,你会不会选择一个印度贫民家的女子为妻呢?我想大多数人没有这个勇气。

纳妾的可能性就很大,当然,很多人会反驳说我不相信真挚的爱情存在,其实不然,我更趋向于价值观的不一样,一个接触过先进文明的人,与一个在表达方式、饮食习惯、知识体系等等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个体,是没办法迸发出火花的,充其量是好奇和好感。从这个角度说牛郎和织牛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只能说传说。

第二,西境的牧马人和放羊的人没什么区别,都会进行迁移,比如,草吃完了,就必须换一处草更肥美的地方继续放牧,那么公子想在西境草原上找一个彼此都没有深入了解的人,简直是大海捞针。最主要,语言还不通。

最后,假设这个公子真的这么做了,他为什么要拿一台纺织机来西境呢?这与结婚有车有房是两个概念,一般的女婿上门,最好的陪嫁就是黄金,那可是硬通货,带一包的黄金不比带个纺织机强很多?而且,在宋朝没有男子织布的,只有织女会织布,也就是说公子把纺织机带到了西境,还必须带有织女。

另外一个疑点,宋朝的纺织机只能纺棉和绸,不能纺羊毛,那这玩意运到西境,根本就没有用,这好比一个非洲富翁跟你炫耀说自己有一万公斤木薯粉,在我们看来他可能只是一个笑话。

公子智商在线的话,肯定不会如此选择,所以,这篇县志一定是有问题的,但没有问题的是有一个宋朝都城来的有钱人就在波马,其二,很可能他带着纺织机。

那这个公子的身份就很值得玩味儿,在我看来,他可能是犯事儿的有钱人在被通缉之前,带着家当逃跑到了西境,对外谎称自己是寻找爱情的。

其次,他可能是个过路商人,想把纺织机卖到欧洲去,只可惜走到西境,他发现西境没有原材料---蚕,就算是到了欧洲,这帮家伙没有原材料,也只能看着设备望洋兴叹。

这样的事情在欧洲就发生过,比如我们的造纸术,欧洲人运到了欧洲,觉得非常好用,于是,打算自己生产,可真正开始的时候,才发现最重要的一种材料欧洲没办法养殖,就是竹子,所以,只能从我国用金银去买。

任何一个朝代的商人都不可能亲自去跑运输,但这个公子却来了,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这小子把自己全部身家压了上去,不得不跟着跑一趟,结果跑了一半,就发现如果运到欧洲,一定会赔个底掉,半途而废,回去后,必然会被人笑话,加上西境的美景,不如留在这儿,做一个富家翁,他没有选择地找了当地女子成亲,最后,在这里生老病死。

话说回来,想明白了这一点,那么这个墓穴的存在就有了依据,都城过来的人一定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他的墓穴也一定有所讲究。

第272章 海子的顾虑

我继续翻着县志,又是一篇吸引了我,说在某年秋冬季节,一队出使西境的宋代官员到了这里,一路上可谓是凶险异常,他们原本三十多人,也只剩下了八人,这八个人在这里躲避大雪,住了一个冬天,待雪停,打算继续出使,却遇上了第二批使者,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失去联系后,宋帝又派出了第二支使者。

这八人怕回去后,耽误了宋帝的使命,于是,生出了不回去的念头,第二批的使者便说身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八人跟着第二批使者继续出使,最终,只有七人返回。

从这段县志中,可以看出大宋人对宋朝的感情深厚和忠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