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1 / 2)

这些奴隶生活没有任何希望,在各个庄园里被当做消耗品使用着。

就比如拔武的庄园里,就曾经有两个汉人温末,他们平日里要种田做工,到了吐蕃人作战的时候,还要充当民夫和奴隶营的先锋。

只有极少数的奴隶,才能够在战争中立功,获得自由民的身份。

吐蕃最重视军功,在吐蕃想要改变身份和阶层,也就是军功这么一条路。

所以圆通在走访的时候就发现,几乎从上到下,吐蕃都弥漫着一股战争狂热。

不过军功体系也只能维持一部分人的狂热,整个吐谷浑地区虽然被吐蕃占领了近百年,但依然是很不安稳的。

这也是为什么尚绮心儿要求七户人家供养一座佛寺的原因,他想要通过宗教来弥补吐蕃人统治上缺失的环节。

和圆通一起派往各地的和尚,要么是从大唐逃来的汉族僧侣,要么是从尼泊尔过来的天竺僧侣。

他们教导百姓们服从吐蕃人的统治,这一世的积德行善才能进入西天极乐世界。

不得不说,尚绮心儿也是一个聪明人,在吐谷浑这块地方,吐蕃人是外来的统治者,鲜卑人羌人氐人是原住民,汉人和西域诸国的奴隶是被压迫者。

这块地区本就没有什么对吐蕃的认同感,他们虽然统治这片地区,吐谷浑人口最多的却不是吐蕃人。

通过大力推广佛教,减弱本地其他民族的抵抗意志,这就是尚绮心儿想要做的事情。

圆通混入和尚中,来到了拔武的庄园里。

不过和其他和尚不一样,圆通每天除了在百姓家里聊天调研之外,剩余的时间也不讲经说法,只是让百姓聚集在一起,诉说自己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拔武所在的地区,属于比较偏远荒凉的地区,虽然尚绮心儿要求七户就要供养一名僧侣,但是除了圆通之外,其他和尚都留在尚绮心儿身边讨好这位东道大论,等着佛寺建造完毕才会过来。

所以这反而成了圆通的机会,他走访了百户人家,举办了十几场的诉苦会,而渐渐的这些诉苦会就成了对吐蕃人的控诉大会。

残忍的吐蕃贵族,贪婪的包税吏,一场场诉苦会开下来,圆通逐步唤醒了这些百姓的反抗意识。

在吐蕃人治下,就算是为他们卖命,最多也就成为最低级的“桂”。

可是这些年吐蕃人抽调作战,又有几人能够活着回来。

战争最大的红利,还是被城堡主和庄园主这一层的贵族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