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1 / 2)

黄昏笑道:“正是如此。”

如果没有自己穿越耽误了吴与弼十年时间,这个时候吴与弼已经是教育家,搞不好崇仁理学也要面世了。

朱棣何其聪慧,瞬间想到一件事情,“你该不会是以后如果施行教育改革,就让吴与弼来主抓罢,你是不是想得太远了,别说是你,就是朕现在都不敢奢望能进行教育改革。”

这个阻力太大太大了。

是与整个天下的读书人世家中的既得利益者做对。

黄昏笑道:“时代的发展,由不得那些鸦鸣蛙噪,时机一旦成熟,教育改革就势在必行,谁来反对都无效,陛下,您别忘了,现在我大明的疆域扩大了快一倍,不教育改革,将来这偌大的江山,哪来的那么多人才治理,而且微臣发展的那些新兴行业,都需要海量的人才,微臣对此总结出一句话: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朱棣沉默不语。

确实,这是当下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人手紧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连地方官学的人都在任用,可想而知压力有多大。

而随着人口多暴增,新兴行业的发展,民间财富的累积,大明境内有钱人越来越多,那么读得起书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样一来,私塾渐渐满足不了需求。

也许如黄昏所说,到时候真的谁也无法阻止教育改革。

那么按照黄昏的意思,未雨绸缪,培养出一位喜欢教育的大才之士才主抓这个事情,确实是有备无患——教育改革,一个不好就会引发国家动荡。

所以这个事还真的马虎不得。

许久,朱棣才缓缓的道:“你确定这是吴与弼的意思,如果到时候吴与弼科举之后想去地方入仕,结果朕把他丢进翰林院和国子监,吴与弼郁郁不得志不说,吴浦也得在朕面前诉苦。”

黄昏哈哈一笑,“陛下但请放心。”

朱棣点头,“如你所愿罢。”

黄昏大喜谢恩,立即告辞,“如此,微臣告退,这还要回去叮嘱吴与弼,他在翰林院和国子监这段时间,也需要多去地方走动,看看地方官学和私塾,只有对这些东西了如指掌,才能知道它们的缺陷和有点,将来的教育改革才能有的放矢。”

尤其是字典的推广,这是个超级难题,吴与弼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才有可能在自己和朱棣的支持,将字典推广出去,才有可能教育改革成功。

可以说,吴与弼的这一生都被自己给禁锢在这上面了。

所以……还要看吴与弼的意愿。

“我当然愿意!”

黄府,吴与弼倏然站起来,看着黄昏,神情激奋,“你知道的,我本来就不想出仕,如果只是在翰林院和国子监,以后还能推广我在你指导下编写的这本字典,让千万读书人的读书过程轻便简单无数倍,我吴与弼就算一生耗费在这上面,也在所不辞!”

黄昏面色凝重,“你想好了,一旦你确定了意思,今后我就会把你推到那个位置上去,那时候你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吴与弼大笑一声,“越快越好!”

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