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做大佬[穿书] 第73节(2 / 2)

顾南朔嘴角勾笑:“也就是说,往后谁若是私自仿制我设计的玩具,就等着被告吧!”

王老板一把抢过桌上的文件,一字字看过去,很是不敢置信。

曾老板更是面如死灰。若是如此,他们之前制作的大批玩具,岂不是都要烂在手里?那些东西光材料就花了他两万多块钱呢!

曾老板晃晃悠悠,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顾南朔整理了番衣服,起身离开。

王老板如梦忽醒般追出去:“顾老板,你先别走啊!我们谈谈!我不跟李老板他们比。我在他们的收购价上再降一毛怎么样?两毛?三毛!四毛呢!顾老板,你别这样!凡事好商量!顾老板,这样吧!我按成本价给你。一分都不赚。行了吧?”

顾南朔不为所动。

王老板咬咬牙,跺脚说:“七折!我按成本的七折给你!”

顾南朔停下脚步,转头莞尔:“成交!”

王老板:……万万没想到!

可是心里再恨再不甘愿,也只能认栽。

方老板、余老板和李守义看到这一幕,各自捏了把冷汗。幸好当初他们签了合同,拿到准许。想到此,三人看向王老板曾老板的目光不自觉带上了几分怜悯。

——

南麟玩具厂。

见到顾南朔回来,梁振邦上前询问:“怎么样?”

“七折!”

梁振邦哈哈大笑:“那我们岂不是捡了大便宜。”

“还不止呢!除了王老板曾老板的货,其他三家也谈妥了降一半利润收购。你明天去那几家看看货,记得抽样检查质量。质量不过关的全打回去,拒收。咱们自己厂里这边,之前不是招聘了一批兼职吗?等那边的货运过来,让他们负责重新包装。统一使用我们南麟的外壳和商标。记得把小册子都放进去。”

“行!我明白。我会仔细盯着质量这块,绝不让它出问题。”

顾南朔点头,挥手让梁振邦忙去,自个儿走近办公室。

办公室内,一个年轻男子正在整理文件。

他叫赵立安。二十岁。是前几天顾南朔新招的助理。南麟今时不同往日,事儿多起来,顾南舒有些吃不消,总不能什么都自己干。就是派遣梁振邦,梁振邦也不是铁人。招助理十分必要。不仅他需要一个,梁振邦也需要一个。

赵立安有高中学历,学识不错,为人机敏,肯学肯干。虽然刚入职,彼此正在磨合期,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顾南朔还算满意。

“小赵!”

“诶!顾总,你回来了!我去给你沏杯茶。”

“不用麻烦了。我之前让你整理的东西做好了吗?”

赵立安点头:“做好了!按照顾总的要求,把如今市面上仿制我们玩具的厂家都列了出来。因为我们的厂子在鹏城,一有新玩具,鹏城这边是上市最快的,铺货量也大。别的厂家若不仿制,生存空间有限。所以鹏城这块效仿的多。其他地方倒是少很多。但我国疆土幅员辽阔。我也只能查到这些,或许会有遗漏。”

“嗯!”顾南朔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他接过单子,眼前一亮,“能查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按照这些厂子的地址,每家寄一封告知书,里头放上一份我们的专利证明复印件。至于没查到、遗漏了的厂家……”

顾南朔想了想说:“这样吧,你找两家全国发行,销量排前的报刊,花钱登一份声明。让他们把专利证明打上去,告知所有同行。我们的每个玩具都是申请了专利的。以前他们仿制售卖我不管,但现在我的专利证明已经办下来,仿制即侵犯我的知识产权。请他们全部下架,否则我会一家家起诉。”

如今不少人对专利法一无所知,他总得先礼后兵。

“好!我这就去办。”

顾南朔低头,看着手中的单子,眼眸深邃。

诚然这么做会得罪一批人。但现在出手,总比以后家家都仿制了再来做要强。毕竟他很快就会把货全面铺到北方去,在京城设立分部。不能让别家仿制的东西先一步占领市场,反倒把他这个正品挤压得站不住脚。

次日。顾南朔开始往海运局跑。

若以京城作为南麟在北方的据点。北边的货全从京城走。那么鹏城运去京城的货量就比较大。走陆运,货车显然是不太行的,弊端太多。火车虽然可以,但顾南朔在做了各项数据对比后,还是觉得不如海运。

以如今绿皮火车的时速,海运所花费的时间更短,价钱上也更便宜。

但是要想走海运,就得问海运局要运输指标。

鹏城各类大大小小的工厂不少,想拿运输指标的多如牛毛。若是以前,没点关系,顾南朔就是跑断腿,也不见得能成功。

但现在不一样了。各大媒体对南麟以及他这个老板大肆报道。他如今在鹏城大小也算个名人,还是得到过上头领导称赞的名人。海运局当然得给几分面子,见他要的指标并不离谱,各项手续也齐全。

顾南朔又是个会来事的,对接人在收到其递过来的礼物和暗地里塞的“劳苦费”后,笑眯眯问了几句,就爽快地批了。

拿到指标分配后的第二天,顾南朔就收拾东西,整理好所有需要的文件,带着赵立安,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征途。

第64章

京城。

几天几夜的火车,等双脚踏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顾南朔感觉自己已经快要散架了。赵立安比他更严重。二人只能就近找了间招待所,倒头就睡。

完全休整过来已经是第二天。顾南朔先照着地址找到杜国强。

说起杜国强,这也是个人物。他非京城本地人,祖籍也是临川的,跟顾南朔还算同乡,就在隔壁市,倒不算远。他本是城里人,早些年上山下乡的时候去农村做了知青。后来娶了同一个村的女知青。

国家恢复高考后,夫妻俩都去考了。两人都有毅力,肯吃苦。第一次没考上也不气馁,第二次双双上榜,虽然不是一个学校,却都在京城。谁有时间就会去对方学校见面,感情一点没减少,反而更加浓情蜜意。

毕业后,老婆幸运地分配在了京城。杜国强却被派去了柳市。柳市在哪?粤省隔壁的桂省,与京城一南一北,坐火车没有直达,加上转乘耽误的时间,至少需要八天八夜。一来一回,就是半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