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第238节(1 / 2)

***

京城文武百官,此刻都还沉浸在前些日子收到宁都知府消息的余韵中。

简直震惊朝野!

竟然有人能得民心到如此地步?

宁都知府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们这么多人都为之焦头烂额的事情,被顾瑶光的爹娘做到了?

真的筹集到了粮草,要给边关送去?

据说是秋府君主事,一个女人,竟然如此厉害?

宁都知府是没有途径发八百里加急的信函的,尽管他用了最快的法子,等消息到京城的时候,送粮食的队伍早就火急火燎地出发,走出了好大一截了,明盛帝想派兵去护送,都不知道人在哪里!

明盛帝几乎是立刻朝各个府城下了令,保证一路畅通,又同时给边关发了信函,其中的时间差,简直让人心急如焚。

更别说秋娘和顾大根,加上一群百姓,根本没有给朝廷发消息的自觉,脑子里都是“我去救儿子!”“我去给小农神送粮食。”

主打一个:民间团队,风骚走位,皇帝是谁?

要是完全没消息吧,可能也还好,不会如此心急,可偏偏时不时会从各地官员,驻兵那儿传来一条消息!

“皇上,粮草到我们这儿啦,很多!我们已经安全护送粮草入了下个府城!”

这是报喜+暗搓搓表功的,粮草没在我的地方出事,我给好好地送出去了,接力棒交到下一府手上!

谁也不敢打粮草的主意,怕有个闪失,背上通敌叛国的锅,再加上秋娘和宁都百姓都护得紧,于是他们只知道“很多”,没有具体数量。

这可不急死人吗?

还有镖局里老手带着队伍抄近路,绕过了某个城池,直直冲着边关而去的。

那城池颤颤悠悠打报告:“没看到啊,我日日守在城门口,还派衙役沿着官路打探,真的没看到队伍的踪影。”

这官员吓得以为自己这儿出了岔子,然后又多思多忧,觉得会不会有人把责任扣在他头上?

折子写得那叫一个惶恐不安。

送入京城之后,简直把文武百官心都吓掉了。

……

这一封封折子入京,不但半点没平息担忧,让京中知道粮草情况,反而让所有人心都悬起来。

明盛帝更是气极,直接把折子摔了。都护送了,不知道一路护送到边关去吗?怎么还一副功德圆满的语气?

可后面再补发圣旨,人也追不上了,甚至粮草都不知去向。

仔细算算,往后一段路,竟然都没有合适的驻兵了,从京城派兵的话,还不知他们走的是那条路,追上说不定粮队都快到边关了。

简直气得肝疼!

这样心悬着,百官都辗转反侧,日夜难眠,一边加紧速度筹集粮草继续往边关送,一边关注着这只滑不溜的,神出鬼没的民间送粮队的情况。

宁都百姓为顾璋捐赠的粮草,到底有多少?减去一路消耗之后,到了边关还能剩多少?

有没有顺利抵达?能不能赶在粮草耗尽,匈奴开战前赶到?

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一个妇人主事,真的能行吗?

在满朝官员心急如焚之时,来自边关八百里加急的军情,终于快马扬鞭进入京城。

第113章 毒液

八百里加急的军情, 一连数日出现在京城。

再佐以粮草在凌云山被山洪淹没,皇帝一怒一下发落数人的消息,百姓怎么会没有察觉?

看到又有马蹄从京城街面疾驰飞踏而过, 百姓心中戚戚然,面带忧色,驻足议论。

“最近八百里加急的军情越来越多了。”

“前几年一年都看不到一次,上次这么紧急的军情,好像还是当今刚刚登基那两年。”

“匈奴这是休养生息,卷土重来, 又想来犯?”

“薛将军镇守边关,定能狠狠打回去, 可偏偏粮草在凌云山给埋了,唉, 千万要是好消息啊。”

在百姓担忧的议论声里, 军情以最快的速度, 一层层送上,直接送到了今日未散的早朝上。

匈奴大军已退。

宁都百姓捐赠的粮草,已经平安送入军营中, 损耗虽多,但余下竟也能支撑过整个秋!

数量竟然如此庞大, 宁都百姓竟如此慷慨,顾璋在宁都府得民心之程度, 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想。

“天佑我大宣!”

“恭喜皇上,此患已解!有了足够的粮草,区区匈奴, 不足为惧。”

明盛帝也是大喜,一向严正的面容都出现喜色, 大笑道:“天赐我瑶光煌煌,其才冲霄,其运贯鸿,实乃朕之幸事,大宣之幸事!”

听到明盛帝此言,许多官员只觉得头皮发麻,心中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