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Lu-Bewley模型(1 / 2)

小彤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只是为了毕业而已,才写出了那篇论文,请老哥出山帮忙优化了数学模型,结果她那篇毕业论文出来之后,却是在经济学界引发了如此壮阔的波澜……

被改进之后的bewley模型……姑且称之为lu-bewley模型,其无论是运算效率还是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上,都远远优于先前的bewley模型,可以说为全世界的从事数值方向研究的宏观经济学家,都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并且不只是如此。

人们惊讶的不只是lu-bewley模型展现出来的优越性,更惊讶于那位陆教授,居然将手伸到了经济学的领域!

而且一出手,就放出了这么一个大招!

近些年来,bewley模型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尤其被一些经济学数学化的学者们奉为经典!

现在一个更强大的模型被摆在了他们的面前,怎能让他们不欢欣雀跃?

虽然陆舟并未对这个被改进偶的模型进行命名,但学术界还是擅自将他的姓氏给安排了上去。

即,lu-bewley模型!

虽然明明是自己的毕业论文,风头完全被老哥抢走了,小彤却非但没有任何气馁,反而悄悄的松了口气。

她的水平她自己很清楚,是绝对做不出这种水平的成果的。

也正是因此,在论文末尾处写明没个人承担的工作时,她也很明确地写明了数学模型部分主要由陆舟完成,自己负责的只是理论部分以及收集资料的工作。

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名字挂在二作的原因,也许是因为自己是个小透明的缘故,总之在这篇论文登刊之后,她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多余的骚扰。

至于挂在一作位置的他的导师福斯特教授,据帮他管理邮箱的学长所言,几乎是被蜂拥而至的邮件给塞满了。

现在这个四五十岁的中年教授,正陷入痛并快乐的狂喜。

用一个毕业申请上的签名换了一篇如此重量级论文的一作,这大概是他这些年,做的最成功的一单“交易”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个lu-bewley模型的命名了……

……

牛津大学校园。

经济系的某间办公室。

面对着bbc的记者,福斯特教授用愤怒的声音再三强调着说道。

“我对lu-bewley模型的命名存在异议!身为这篇论文的一作,我认为至少应该在这个模型的中间加上我的名字,至少加一个字母!否则这不合规矩!”

人就是这样,在知道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时候,总不会满足于现状。

虽然福斯特教授料到这篇论文能火,至少一篇《econometrica》是没有任何问题,却没想到会火到这种程度,不但引发了整个宏观经济学界的话题性讨论,甚至引来了不少平日里他只能仰望的大佬的关注!

比如克鲁格曼……

他在课上就对这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大有推崇,尤其是关于国际贸易这块堪称是颠覆时代性的,却没想到有一天这位大佬居然会在《science》的highlights部分点评自己的论文……

是的,这篇论文中的lu-bewley模型,被著名的“科学”给highlights了。而且也正是这篇highlights,首次用到了lu-bewley模型这个名字,以至于现在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约定俗成地默认这个模型就叫这个名字了。

这让他激动之余,也甚是恼火。

光是看这个数学模型的命名,根本看不出来这个研究成果其实有他的一部分的!

面对像个被激怒的兔子一样暴跳如雷的福斯特,bbc的记者试图安抚了下他的情绪,但没有任何作用,只得无奈地继续了采访。

“……可是福斯特先生,根据某位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在接受采访时的发言,这篇论文的精华部分主要是在数学模型上,而这一部分是由陆舟教授独立完成的……请问您对这个模型的完成做出过哪些具体的贡献?”

这句话一出来,倒是把福斯特教授给问住了。

“这个……有时候贡献不一定非得反应在论文中的字里行间,”面对bbc记者的提问,福斯特教授表情尴尬地解释道,“你知道的,在科研工作中,尤其是理论领域的科研工作,对资料的收集和解读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关键的是,能够给研究课题引入一位强大的合作者,也是体现一名科研工作者能力的一部分!”

这句话确实没错。

社交能力也是科研能力的一部分。

在学术界甚至存在一种本身科研能力不强,但却因为人脉广的原因依旧能产生一些不错的研究成果。

毕竟大多数学者都是比较宅的,如果有人能将两个平时没有交集的学者拉在同一个项目组里,甚至只是给两位大佬提供一个一起喝下午茶的机会,说不准都能摩擦出灿烂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