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话间,木船已经起锚离岸,船上船工升起风帆,大船顺风顺水,船速相当之快,傍晚时分,木船就到达唐吴边境。这点路程,如果在陆地行走,非得两天才可以到达。
木船进了吴国边境,在吴国河道关卡停住接受士兵检查,船上难民都被赶上岸接到难民营,他们需要在那里接受医者检查,身体健康者需要在难民营呆上两周,确认无事才会对他们加以安排。
船上有正式通关文牒的人,士兵验证后,留下记录放行。魁吉在那里转乘了一艘开往高麻地货船,只用两天时间就到了高麻地渡口。
魁吉谢绝了唐王安排的助手,单枪匹马到吴准备行刺郑钰铭,临行前,只让唐王提供能接近郑楚两人的唐人。名单之上,唐国信臣名士弟子符畴的名字赫然在内。
魁吉在高麻地上岸,正好遇见高麻地兵营士兵出营跑步,士兵统一服装,统一步伐,统一口号。过了唐吴边境,两地仿佛是两个世界,一路行来,吴国境内全是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的士兵操练,士兵们散发的士气又让魁吉侧目。
这些吴兵在魁吉眼里,单个看来很普通,可他们聚集在一齐,相仿的行为动作,齐齐口号,竟然散发处一股威压,之中带着浓浓杀气。
魁吉一直到看不见士兵们的背影,才付了一吴元银币车资,坐上渡口处的公共马车进了康城,到了康城,魁吉下车转悠了一会,见四周无人注意,便慢慢踱向北学院。
第 149 章
北学院的大门非常气派,大门两侧门柱上新刻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民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这是郑钰铭为北学院成立三周年所题,他将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下联国事改成民事,郑钰铭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诸侯国百姓没有国家概念,目前阶段,郑钰铭也不能让民众有国家思想,他还想着全大秦的英才都抛弃诸侯国概念投效吴国。
郑钰铭这副对联一出,引起北学院学生沸腾,文汇报纸天天有关于这幅对联的读后感和领悟心得。消息传到蔚山南学院,南学院的师生心中有了不满,因为他们学院门口没有如此发人省醒的语录,王颉洋洋洒洒写了万字书信给郑钰铭,中心思想就是郑钰铭得为南学院也题上一对,郑总理事得公平对待两所学院。结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出来了。南学院学子对这幅对联非常满意,南方报上有关读后感和领悟心得一样热闹了几个月。
魁吉站在让学士们推崇的对联前无动于衷,因为他不识字。魁吉打量着北学院门口进进出出的学子,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有许多从学院内走出的学子手上都拎着行李。
“这位壮士,到学院来有何贵干?是寻人否?”北学院大门处设有门卫,每天有三个门卫在此值守。一位门卫见魁吉腰系长剑,在大门处徘徊打量北学院学子好久,不由上前盘问。
魁吉朝门卫作了个揖:“这位虎贲,在下受位长者托付,来北学院递送封一封书信。”
魁吉见门卫一身胡服紧身衣打扮,腰间悬挂短铁棒,就以为门卫是士兵身份。
“哦,要找何人?今天学院开始暑期长休,恐壮士要找的人已经回家或离开学院去了他处。”门卫原来只做过辅兵,听到魁吉尊称他为虎贲,心中高兴,对魁吉热情起来。
“暑期长休?”魁吉一愣,这学院还放假?刚才那些提了行李出来的学子就是回家休假的?
“对啊,就是暑休,学院一年有两次长假,一次在春节前后,一次在炎夏,炎夏放的假最长,有四十天时间。”门卫为魁吉解释。
“哦,原来如此!在下要找的学子姓符名畴,虎贲可知此人。”魁吉皱眉,符畴是唐王给他的名单上最能接触到郑钰铭和楚朝辉的人,这位符畴的导师向魁吉保证了弟子的可靠,因为符畴的父亲在东海之滨山凹之战中死亡,两年前符畴写给师长的问候书信中,流露出对楚朝辉和郑钰铭两人的恨意,隐隐告诉师尊,自己到吴求学是为了父仇。
“原来是符学士啊,他好似还在学院,壮士稍等,吾为壮士通报。”符畴成绩优异,长得清秀讨喜,是北学院名人,门卫早就认识。
“有劳虎贲!”魁吉躬身答谢。
北学院大门旁大树下有一小贩,听到魁吉和门卫话里提到符畴,立刻注意起来,他边跟走过的人兜售竹篓中的货物,边悄悄往魁吉站立的地方移了几步,以便更好观察。魁吉五官灵敏,一丝动作就引起他注意,回身见一小贩正拖住走过的学子推销书写用品,眯眼观察。小贩推销没有成功,被学子拒绝后,闷闷坐到树下一石块上,用衣摆擦着脸上的汗水不耐烦地诅咒气温。魁吉见此人就是一普通商贩,稍稍放下警觉,转头注意学院大门。
过了片刻,符畴跟着门卫来到学院大门,门卫朝魁吉指了指,符畴对门卫道谢后,快步走到魁吉面前。
“请问壮士,可是稍带吾师书信?”符畴朝魁吉供了下手,魁吉的外表打扮一看就是位游侠,符畴纳闷,他的唐国导师一向不喜这类人,怎么会托这样的人稍递信件,唐国要往吴国寄信也很方便,只要托经过唐国境内的吴国商船将信带进吴国,付点资金投递到驿站,驿站根据地址将信发送到各地。
“符畴?温弥可是汝师?”魁吉不答符畴问话,只反问他身份。
“不错,吾是符畴,温先生正是符某导师。”
“请跟吾僻静处说话。”魁吉拿眼看了看附近无聊打哈欠的小贩,领着符畴离开学院大门,走到围墙一侧,这里距离大道稍远,没有人来人往,两人在这里商谈,除非特意走来才能听到他们说话。
学院门口的小贩负责盯梢学院附近动静,学院中的符畴是重点监视目标,现在魁吉选了僻静处跟符畴说话,小贩如果靠近就会引起两人注意,为了不惊动两人,小贩只得装着努力推销货物的模样,调换角度观察魁吉和符畴举动。
“符学士和吴国有大恨吧?”魁吉对郑钰铭和楚朝辉了解甚少,他需要符畴为他提供细节帮助,不过符畴细胳膊细腿的文弱模样,打消魁吉一路上想让符畴做他刺杀助手的打算。
符畴听到魁吉问话,脸上表情一下变得古怪,他垂着脑袋闷闷点了两下头。魁吉以为符畴想起家仇难过,当即大喜,这样的人不会出卖他,为了报仇会为他提供一切帮助,正是他所需要的。
“此乃汝师书信,汝可先观。”魁吉从怀中掏出书信给符畴,让符畴过目,验证自己是唐国派来的人,使符畴为他所用。
“壮士有何事需要符某相帮?”符畴导师温弥在信上称魁吉为侠士,让弟子为魁吉提供方便,符畴看完信,将信叠好放入单衣口袋。
“哈哈,魁吉来吴要办一件大事,为唐王,也为汝办这大事。”魁吉微微一笑。
“为唐王,也为吾办件大事?”符畴没有领悟魁吉所说,正待仔细询问,身后却传来杨贺的声音。
“符弟,为兄已经取到药物,符弟快送至汝叔父处,好让汝叔父服下早日康复。”杨贺怀抱一个纸包,从远处急匆匆走来。
杨贺和符畴的家人在五月初就被卫氏商行的商队从故土接到吴国,在吴国边境难民营呆了两天,由医者检查,众人当中没有身患传染病者,才由卫家作保,提前离开难民营,乘坐卫氏商队商船到高麻渡口。
杨贺家只有四人,杨母和杨贺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符畴的家人亲友却不少,除了符畴的母亲和两个妹妹,还有叔父一家五口,另外还有符畴家的一个奴隶。本来符畴家有两个奴隶,另外一个奴隶已经在去年冬天生病死去。
杨贺和符畴得知自己亲人到达吴国边境难民营后,就在王都合租了一所院房,院房用砖砌隔开分为两户,用来安排两家家人入住。符畴亲人人数多,这边的院房隔得大些,房间数比杨家那边多了两间,只是分摊租金时,杨贺坚持两家平摊,因为杨贺积蓄要比符畴多,平时收入也比符畴丰厚。符畴推辞不掉同窗善意,只能暗暗记在心中以后图报,当然,以后要回报的还有卫仲一家的恩情。
杨贺和符畴五月中旬到高麻地渡口接到自己亲人时,看到众人面貌,两人当场落泪。不论是杨贺的家人,还是符畴的亲人,都非常瘦弱,身体极度营养不良,符畴的叔父还因为四年前在东海之滨山凹围困战中受了冻伤,关节落下病根,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如果不是卫家商行财大气粗,马车齐备,护卫众多,将符畴叔父一路车载或担架而行,符畴的叔父是无法走出唐国。
见符二叔病痛难忍,将两家人安置到租住的院房后,符畴和杨贺四处寻找良医良药,想治好符二叔的病痛。最后还是卫蔻帮忙,托霍思华请吴国第一神医姜圭为符畴叔父诊断配药。杨贺这次去卫府办事,顺带帮符畴从豆蔻那取了符二叔第二疗程的中药。符二叔已经吃完第一疗程的中药,病情减轻了一大半。
魁吉注视匆匆走来的杨贺,眼神闪烁。
“符弟,这位是?”杨贺在学院大门瞥见符畴和一个精瘦汉子说话,便捧着药拐了过来。
“魁吉受符学士师尊所托,为其稍来一封书信。”魁吉抢在符畴前面回答。“既然魁吉完成温师嘱托,当得告辞,两位后会有期。”魁吉说完拱手,不待杨贺和符畴反应,转身飘然离去。
魁吉知晓符畴身世,知道符畴家中亲人,耳听杨贺说话,符畴叔父明显在吴,心中立刻起了疑心,感觉眼前这文弱学士不如唐王和温弥所说的那样可靠,哪有自己到吴国来报仇还将家人放在身边的道理。为了稳妥起见,魁吉当即决定离开符畴,另想接近郑钰铭的办法。
“哎...”符畴来不及喊住魁吉,魁吉已经快速远去,符畴郁闷,魁吉所说的大事还没有告诉他呢。
“此人倒很有游士风范。”杨贺觉得魁吉来如风,去如影。
“是吧。”符畴心中隐隐觉得不妥,有点不安。
“符弟,我们现在到宿舍收拾东西,今天回院子过夜,明天一早启程可好?”
学院已经放假,不过今年学院的一、二届学子假期都得到各地实习,这是郑钰铭特意安排。明年南、北两学院一、二届学子都会去参加提拔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将派往各地当地方官吏,郑钰铭希望这些学子通过实习了解处理行政事务,到了地方行政时可以胜任。
学子实习地是抽签决定,杨贺抽到了达城,符畴抽到南埠,卫仲则去了东北郡周成处。达城和南埠相近,杨贺和符畴可以同行,平时可以相聚,卫仲为自己不能跟好友一处实习郁闷,今天上午考完试已经跟着家中商船出发。
“如此甚好。”符畴潜意识觉得自己离开王都是好事,听杨贺建议,连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