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91节(2 / 2)

看来这个单位他们没来错,虽然跟他们想象中的外资企业不太一样,没那么光鲜亮丽。但的确有实打实的东西,底子够厚,不然肯德基也不会找上门。

周秋萍要知道肯德基的订单帮她稳定了新进职工队伍,估计得哭笑不得。

不过这会儿她顾不上新人,她关心的是对方究竟要多少货。如果要的多的话,她还得想办法调配。

京城的肯德基第1家店刚开张不久,每天就能卖出1300只鸡呀。

然而李经理给出的订单数量要小得多,只跟现在华荣楼要的数量齐平。

没办法,这还真不是李经理他们要拿乔,而是他们需要的食材就这么多。

从1989年12月份开张到现在,海城的肯德基始终比不上京城风光,到目前为止,只开了一家店。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海城光顾肯德基的顾客并非追逐时髦的本城百姓,而是坐落于同一栋楼的海员俱乐部的外国海员。

因为他们最早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后期加价的麻烦,干脆一开始就将定价做的比京城的店高25%,结果却犯了以精明而著称的海城人的忌讳,遭了他们的冷遇。

最惨的时候,这家店里的服务员比顾客多,一天的营业额还不够付水电费。

华荣鸡说自己打败了肯德基,真不是吹牛,那会儿他们生意的确比肯德基好的多。

直到这几个月肯德基开始改变策略,先是迅速将价格保持和京城持平,然后将主攻对象从时髦男女变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朋友后,生意情况才好转。

他们在店里发五颜六色的气球,还给小孩发塑料吸铁石铅笔盒。

那可是1990年啊,很多学生还靠着医院装药水的废纸盒当铅笔盒呢,塑料吸铁石笔盒对大家来说绝对是新鲜的高档货。

就靠着这看似不起眼的一招,他们愣是把小孩子们给吸引进了肯德基的大门,拉动了生意。甚至让他们有勇气开始筹划在海城的第二家门店。

也就是为了新店,李经理他们才开始加紧寻找稳定的食材供应商的步伐。

只说一千道一万,不管它将来有多发达,现在它只有一家店,又能消耗多少鸡呢?况且人家还是跟管理海城老百姓饮食住宿等等日常生活的新亚集团合资开的店呢,肯定有自己的进货渠道。

但周秋萍本着没鱼虾也行的心态,坚信蚊子再小也是肉,立刻笑容满面地答应:“没问题,什么时候要货打一声招呼就行。明天我就可以去签合同。”

李经理却还摇头:“我得先把材料送到美国去检验,等到检验合格才能正式签订合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自己也意识到他们这帮人订单小事不少有点不识相,他还主动加了一句,“如果你们向阳养鸡场想继续扩大规模的话,按照现在的模式肯定不够,必须得进一步优化。这样吧,如果你们有兴趣,我希望邀请你们去美国考察,看一看现代化的养鸡场究竟是怎么运行的,好,尽快升级改造。”

吴场长在旁边偷偷咋舌,感觉这些洋人果然一个要求比一个高。

之前周秋萍他们从国外花大价钱引进屠宰线和养鸡设备,农场都觉得他们果然有钱,真舍得花钱。

结果建起来的养鸡场在大家眼里已经够高级了,又来了伙洋人,居然还觉得不够,还要升级。

这可得花多少钱。

卖鸡才挣了多少钱啊!

周秋萍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好啊,我正想长长见识,看看美国的养鸡场跟欧洲的养鸡场有什么不一样,我好学习。”

李经理暗自松了口气,虽然这两年肯德基在大陆的发展没他一开始预想的快,但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信心,相信这里的事业很快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一开始店面少,大家各自为政还行。到了那一步,稳定的供货商就至关重要了,直接关系到店面的运转。

他对向阳养鸡场吹毛求疵,提出了诸多对现在国内养鸡场来说可以说是苛刻至极的要求,就是在做储备,供货商的储备。

只有足够数量的优质供货商,才能满足日益扩张的肯德基商业版图的需求。

他笑着朝周秋萍点点头:“那等我们这边安排好了,我再联系你。”

李经理还有事,没在农场久待,带上食材样本就要走。只留了位品控经理,继续培训向阳的职工,好确保他们的产品真的能够从这里拿到店里解冻后,就能腌制裹粉下锅炸。

吴场长留了小心眼,不仅提供了紫甘蓝,还把土豆、胡萝卜什么的都塞给人家,振振有词地强调:“带着嘛,反正都要跑一趟。要是合格,下回你们万一有需要,不就直接可以用的嘛,省时又省事儿。”

周秋萍都要佩服他会做生意,实在太能见缝插针了。

吴场长却偷偷跟她交流感情,吐槽肯德基的挑剔。实在太事儿妈了,这要求也忒多了。得亏他们脾气好,换家单位试试,绝对能给他撅回头。

爱要不要!

反正这几年大家经济条件好起来了,吃的还真没那么难卖。

周秋萍意味深长道:“要求高难达到,就意味着达到标准的人少。只要符合了标准,人家肯定得买。”

当着肯德基的面,吴场长虽然积极,但因为订单数量小,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在意:“就是量太少,太折腾人。”

周秋萍笑了:“那都得积少成多,你看现在京城多少肯德基?已经开了4家了。人家每天要卖出多少蔬菜沙拉?你要是能把这订单拿下,你得能卖多少亩地的菜?”

吴场长迅速回过神来,没错啊,要把目光放长远些。今天的小投资,明天的大收益,他笑容满面,热情洋溢招呼:“再带点面粉吧,我们的面粉质量也很好。”

他记得清清楚楚,肯德基里不卖包子大饼,但卖那种小面包。面包不也是面粉做的吗?那必须得有原料啊。

周秋萍扶额,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晚上她回去,躺在床上都要睡觉了,还跟余成感慨:“我以前牛皮轰轰的,觉得香满集肯定不比肯德基差,不说胜人一筹,起码也是旗鼓相当。现在再看,还是我想当然了。细节决定成败,香满集在江州能开好,还是山了山寨肯德基的光。”

余成满头雾水:“什么山寨?香满集不是开在纺织路吗?你下一家店要开到寨子里呀,那得到什么地方?”

周秋萍扑哧笑出声,信口胡诌:“我这是在香港学到的词,就是模仿,依葫芦画瓢做东西。”

她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这两年大概还能做下去,因为肯德基跟麦当劳也刚在大陆起步,吃不到它们的地方对洋快餐也充满了新鲜感。等它们的店开过去,谁还会吃山寨货?价格又不便宜。”

想继续生存还想发展,那就必须得另辟蹊径,要么下沉,要么降价,要么调整经营方向。

不过在做这些之前,香满集首先要学会做的是连锁。这个过程可真不容易。多少红极一时的中式快餐都是倒在这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