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133节(2 / 2)

吴团长大吃一惊:“兵工厂?”

陈立恒点头:“对,我们本来打算自己建兵工厂。现在想想看,他们的兵工厂也是抢了我们的,我们为什么不抢回头?”

众人群情激愤,没错,就是要抢回头。以前他们没枪没炮,所以才眼睁睁地看着日本鬼子耀武扬威,却没办法报复。

现在,他们有人有兵马,为什么还由着日本鬼子利用中国人的场生产武器杀害中国人?

陈立恒立刻开始布置,何大勇带队继续留守山上,防止日本鬼子发现他们的大部队已经离开。剩下的人从后山走,目标直指兵工厂。

陈立恒依然开着那辆卡车。游击队袭击日本鬼子的车队时,特地弄了汽油过来,就是为了让卡秋莎可以行动自如地大显神威。

他们下山的时候,田蓝从溪边捧了一捧水,准备补充点儿能量。把牛奶当水喝的感觉,其实还挺不错。

然而让她惊讶的是,捧在她手心里的水并没有变成牛奶。

周老师等人惊讶地看着她,然后自己也赶紧捧水。结果他们手心里的水同样没变成牛奶。

众人面面相觑,怀疑他们的美梦已经醒了。

前面却传来惊呼:“坦克!”

所有人都紧急戒备,陈立恒也做好了再放一炮的准备。

然而那位东北兵却惊喜地喊了起来:“是雷诺坦克!我们东北的雷诺坦克!”

他们东北军拥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装甲部队。只可惜,九一八事变的时候,这些坦克都没有来得及攻击敌人,就安安静静当了俘虏。

马将军抗日的时候,没少吃雷诺坦克的亏。

说来真是耻辱啊,这些花费重金购置的坦克,没有一颗炮.弹打在日本人身上,伤害的全是中国同胞。

东北大汉又要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田蓝直接拦住他:“别哭了,会开坦克吗?”

大家伙儿猛然反应过来。对呀,这是山神送给他们的礼物。本来就属于中国人的坦克,现在又重新回到他们手上了。

吴团长率领的队伍见多识广,属于啥活都干过的状态。他立刻拉出了人马:“这些都会。”

那位东北士兵也一抹眼泪,拼命点头:“我也会。”

陈立恒这才松口气。

太好了,要是大家都不会开坦克的话,他还得现场教学。那耽误的时间就久了。他们如果不趁着天黑行动的话,太容易被日本鬼子发现了。

“传令,所有会开坦克的人立刻进坦克,搭配不会开坦克的战友。剩下的人,直接搭乘坦克,机枪准备,随时射击。”

田蓝大吃一惊,她只在电影里看过坦克上全是人的搭载场景,那场面要如何形容?有类似于人全都趴在火车上,又好像拖拉机拉了一车的乘客。

现在,她的战友们就以这种皮包铁地方式往目标前进。因为,这是目前战场上最快的搭载步兵的方式。

他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兵工厂,他们要抢回兵工厂,他们要迫使日本鬼子结束扫荡,迅速回到城里。

等待这群魔鬼的,必然是死神的镰刀。

1938年4月15号,与台儿庄大捷一同被载入史册的,还有兵工厂战役。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直到正面战场的徐州会战失利消息传来,抗日战场上,华夏反攻的第一场战斗才告一段落。

江南人民子弟兵以死伤3000余人的代价,迫使日本侵略者丢下2000余具尸体,退守回护城河对岸的江城。

江南铁血抗日军也因为伤亡过于惨重,无法再度发动对江城的最后一击,只能困守江河以北。

史书上没能记载或者说无法记载的是,也许抗日军之所以不得不放弃乘胜追击。是。是因为在他们攻在兵工厂的当天,发生了一件极为诡异的事。

那辆立下赫赫战功的卡秋莎,在驶入厂区的瞬间,突然失踪了。

当时田蓝和陈立恒刚下车,天色并不十分黑暗。跟上来的众人不过眨眼的功夫,卡秋莎就不见了,连车带炮一块儿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与他们一道消失的,还有源源不断的枪炮。

那些山神赠予他们的,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田蓝心中却一点儿也不慌乱。那些空间透支给他们的终于消耗殆尽了,以后他们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可是大家没有她的镇定,所有人都惊慌失措,还是东北兵发出了惊呼:“我们兵工厂的,我们东北兵工厂的!”

那些熟悉的设备,仓库里成堆的炮.弹和子.弹,连大炮的炮衣都没退去。

兵工厂里的一切,和他们没放一枪一炮就撤退时的场景一模一样。

除了厂房,除了陌生的厂房。

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含糊不清的一笔。因为中日双方的说辞完全不同。

日本方面相关人士否认他们将东北兵工厂的设备搬到了江城。

按照他们的说法,因为东北矿产丰富,所以他们从东北军手上获得的兵工厂根本就没有搬迁。而且当时兵工厂掌握在日本财阀手上,陆军无法插手工厂事宜,为此他们还特地另外修建了一座兵工厂。

至于江城这边的厂子,实际上是一个枪械修理厂。因为国民政府提前将工厂的设备搬走了。留给他们的东西,不足以大规模生产武器。

而中方相关人士却一口咬定,她们拿下工厂的时候,里面的设备跟东北兵工厂一模一样。他们也是靠着这个兵工厂,源源不断的生产枪械武器,不仅供自己使用,还流向了全国抗日战场。

后面他们制造火箭炮,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鉴于战火纷飞,在战场上,当年参与这场战斗的双方都死伤严重,大批资料遗失,所以此事孰是孰非,最后也变成了一桩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