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第174节(2 / 2)

作者有话说:

事业准备起飞。

各位大宝贝们,情人节快乐哟~

第130章 现实

方智俊也没想到, 原来这对夫妻早有打算。

“当初为了自保将豆腐坊上交,但一直到死,我姥爷心里都是不甘心的。”田姥爷不是什么高风亮节的人, 当初去当兵,一是小鬼子打来了, 他活不下去, 总得找个活路, 二来也是想要拼搏出一番事业来。

但他本质上还是安于平凡。

他没能建功立业, 却在组织的安排下,和被解救的苦命丫鬟姚姥姥结了婚。

后来解放了,他退伍转业, 到了河东县当了个普通工人, 再后来,凭借着姚姥姥记忆里的方子开了个豆腐坊, 买地置业,生养女儿, 可以说,豆腐坊里倾注了田姥爷大半辈子的心血。

而这心血,到了最后却上交给了公家。

这不仅仅是财物上的损失,更是给自尊上一个巨大的打击。

仿佛他这些年的付出, 这些年的辛苦,都变成了一个笑话, 他既没有为妻女顶起一片天, 也没能为她们留下什么生活保障,最终到底是病死了, 还是在无尽的气闷中咽气, 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沐戈壁对田姥爷的记忆并不深刻。

但姚姥姥时常念叨着‘咱家豆腐坊’, 却在他的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早晚将豆腐坊拿回来’

这一点已经是沐戈壁和鹿仁佳的共识了。

所以他们无论怎么折腾,都没想过将豆腐坊扩建成豆腐厂,其实按他们目前接的单子,早就可以建厂扩大生产了,但他们就是不挪窝,哪怕超负荷生产,哪怕拒绝一些订单,也没想过将豆腐坊挪出姚家的大院子。

因为豆腐坊一旦出了那个院子,就不会再属于姚家了。

“那咱们怎么办?”方智俊虚心求教。

既然沐戈壁和鹿仁佳说这话,显然是早有准备的。

“现在还不是时候,百废待兴,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国家开放私营,公家的产业肯定会迎来冲击,公家肯定会将资源矿产,以及重型产业握在手里,而这种民生方面恐怕会最先开放,尤其是供销社……”

沐戈壁想到书里后期供销社被私营小贩挤兑到没有生存空间,前后也不过几年的功夫。

“你是说,国家最先开放的是私营店铺?”

方智俊若有所思:“那岂不是以后投机倒爬就合法了?”

“日后可不能叫投机倒爬了。”而是正经的进货做生意,况且:“只有货币流通起来,才能让经济腾飞,钱在老百姓手里可不叫钱,他们花出去的钱才叫钱。”

这话一出,方智俊瞬间想到另一个层面:“那以后岂不是富的富,穷的穷?到时候不会再来一次小集团吧。”

当初小集团诞生,不知道多少家族受到冲击。

方智俊的外家就首当其冲。

因为他的外家是红商,当初几乎毫无防备的就被击垮了,他母亲得知噩耗,当时就旧疾复发,带着肚子里的孩子一起去了黄泉,他当时就身边,那个倒下的纤弱身影,给他幼小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阴影,再后来他的父亲与爷爷就被拖上了□□台,前后不过三个月,他们就从京城的大房子,送到了下河村的牛棚。

“要想与国际接轨……”

这就是个必经的过程:“总得叫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啊。”

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至少上位者已经极力的想要平衡。

所谓的真正平衡的国度,会在十几年后轰然崩塌,那一段秩序中的混乱时日,是他们日后要面对的困难,此时眼前要面对的,是改革开放的浪潮。

“那咱们再等等?”方智俊听明白了沐戈壁的意思。

就算心里有想法,现在也不是最好的时机。

但是吧……总觉得有点不甘心。

大院的哥哥们都已经开始忙碌起自己的事业了,他却止步不前,怎么看都有种错失先机的感觉,尤其他现在还有一种紧迫感,要知道,华国四万万人口,有眼光的人更多,若现在不出手,日后再想撕咬下一片蛋糕来,就更难了。

比起鹿仁佳和沐戈壁二人的稳打稳干,他的想法明显激进许多。

“豆腐坊确实得等等。”

沐戈壁上辈子能做基地领导,就可知看人的眼光多准,只一打眼,就看出了方智俊的不甘心:“但是可以先做别的生意,比如小小的杂货铺之类的。”

杂货铺?

方智俊若有所思。

“正好你那些哥哥们到处跑商路,你要上学没法子,但是可以跟他们进货嘛。”

而且开了杂货铺,跟运输公司完全可以合作,还不用担心对方捅刀子,有些人弄得好是合作对象,弄不好就成了仇人,当然,跟那些人进货也是权宜之计,等方智俊大学毕业后,才是真正的战场。

说到底:“学习和生意总要有个取舍,孰轻孰重你自己心里要有数,你说你父亲不支持你,或许也觉得你本末倒置,做事不踏实,倒不如两手抓两手硬,既将成绩搞好,再把生意做起来,到时候就算你爸反对,也没那立场。”

方智俊抿了抿嘴。

确实,他爸的不支持让他有点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