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1 / 2)

这个回答并没有解决安亦晴的疑惑,而是让整件事情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看着眉头已经皱成了一个疙瘩的大孙女,安老爷子简直心疼的不行。

“妞妞,别难过。即使不能修炼古武,有你炼制的那些药丸和医术,爷爷怎么着也还能活上个十多年!别难过别难过!傻丫头!”

看着安老爷子那张慈祥的脸,安亦晴狠狠咬了咬牙。她一定要让安家人集体修武!

只见她伸手抓住安老爷子的胳膊,开始号脉。

脉象平稳,强而有力。即使青年人也未必有这样健康的身体。

紧接着,安亦晴又陆续给安子生和安之航安之言分别号了脉。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安家人的身体,简直好的不得了!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安亦晴狠狠一拍脑门,她竟然忘了她的透视异能!

元气运转全身,安亦晴清澈的水眸发生了微弱的变化。本就水眸流转的眼睛变得更加璀璨夺目,而在安亦晴视线范围内的安之航和安之言两个人,竟然有一种被人看穿内心的感觉!

安亦晴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安之航的五脏六腑,一寸一寸开始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

忽然,她的眼睛一亮,脸上迸发出惊喜的神采!

果然!安家人的身体真的有问题!

在安之航心脏的一个小角落里,有一团隐隐的黑色雾气。这团雾气就好像是一个寄生虫一般,紧紧的画地为牢,将自己锁在一个小角落之内。

安亦晴拉住安之航的手,往他的身体里传了一些内息过去。但是那团雾气并没有任何变化,仍然一动不动。

这并不是中毒,安亦晴的心中隐隐的松了一口气。

再检查了安老爷子和安子生安之言的身体,无一例外,在他们的心脏的一个角落中,竟然全都发现了这样一团不起眼的雾气!

安亦晴转眼再看孔诗和安老太太的心脏处,空无一物!

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因为安家的血脉关系吗?

思及此处,安亦晴生平第一次用透视眼透视了自己的身体。那种可以看到自己五脏六腑大肠小肠的感觉简直糟糕透了。不过,在她的心脏处,并不存在什么黑色的雾气!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她并不是安家真正的孩子?

安亦晴坚决的否定了这个念头。先不说dna的检测结果,光是她和安家人之间的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就能够想到和安家人之间的关系。

但是,为什么都是属于纯粹的安家血脉,可是她的心脏上却没有那团黑色雾气呢?

渐渐的,安亦晴的脑海中回想起刚刚回到安家时和孔诗的对话。

那个时候奸细张姨还活着,有一天安亦晴和孔诗两个人在卧室里翻相册,她记得孔诗说过,安家人从古到今,没有出现过女孩儿,而安亦晴是这么多年来的第一个女儿!

她还记得当时她问过孔诗原因,但是孔诗并不知道。难道,这几件事情中,会有什么关联吗?

秉持着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的原则,她决定问问安老爷子。

安亦晴抬起头,清澈的眼神看着安老爷子,轻声问道:“爷爷,您可知道安家为什么生不出女孩儿?”

此话一出,除了安老太太和孔诗之外,安家的几个男人全都变了脸色。

“妞妞,我们不能修炼古武,难道和这件事情有关?”安老爷子眉头一皱,低声问道。

“唔,有可能。我检查了大家的身体,爷爷、爸爸还有大哥二哥的心脏上都有一些东西,但是妈妈和奶奶并没有。如果说是因为安家血脉的问题,我的心脏上也应该有东西才对。但是我的身体里却没有。同样身为安家血脉,为什么单单只有我可以修炼古武?爷爷,我听说安家从古到今都生不出女孩儿,我是第一个。不知道这个事情,究竟和修炼古武有没有关系?”

安亦晴的一番推论有理有据,安家众人全都听得呆住了。而作为对安家秘密知道的最详细的安老爷子和安子生两个人,则对视一眼,脸上满是震惊。

安亦晴静静的看着他们,耐心的等待安老爷子平复心情。

半晌过后,只听一声叹息,安老爷子挥了挥手。

“子生,把书房中的那个锦盒拿出来。”

安子生点点头,起身离开。

没过一会儿,一阵脚步声响起,紧接着安子生拿着一个古朴大气的锦盒出现在大家面前。

安老爷子小心翼翼的从安子生手中接过那个古朴锦盒放在茶几上。他用手指在盒盖处一挑,只听“咔”的一声,盒子应声打开。

在盒子里面,一方柔软的黑色丝绸熨帖的铺在里面,而在黑色丝绸之中,是一个古朴大气刻着镂空花纹的银色手镯!

从手镯的质地上看,这个手镯应该不是银制品。饶是安老爷子见多识广,但是迄今为止,他仍然没有搞明白这种材质是什么。并且,在手镯上面雕刻的那些复杂的花纹他曾经翻阅过资料,但是古书上并没有任何记载。

这应该是一种比较有象征性的图腾。

安老爷子从盒子中轻轻将手镯拿出来,深深的叹息了一声:“唉!如果不是妞妞今天推测出这些结论,也许我到死也猜不到这个手镯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苍老的目光渐渐迷离,整个人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那个繁华鼎盛的朝代。

唐朝贞观之治时期,国家繁荣。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令全国上下的所有文人雅士都纷纷赶赴长安。而在这无数人之中,安炳生便是其中之一。

安炳生,十七岁。家乡是一个较为偏远的小山村。但是由于安炳生的父母为人踏实,明事理,所以从小便将唯一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翩翩有礼的君子。

十几年过去,安炳生也是争气。不仅读书用功,而且家里家外的粗活累活全都替父母扛了下来。村子方圆百里,没有一个不为安家有一个争气的儿子而感到羡慕。

十七岁那年,安炳生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受父母的命令,他背上包袱,远离家乡,前往长安赶考。

经过重重考试筛选之后,安炳生从所有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翰林院,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之后,安炳生衣锦还乡,在村里人羡慕的目光中,敲锣打鼓的将年迈的父母从简陋的茅屋接出,带到了长安。

而就在回长安的路上,发生了一件改变安家人命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