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节(1 / 2)

大唐探幽录 八月薇妮 2150 字 2023-11-21

两人相视大笑。

桓彦范道:“听说今儿朝堂上有一场激烈争执,多亏了崔天官力挽狂澜,我看……他是近墨者黑,沾了你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气质了。”

阿弦一怔,继而笑笑,低声道:“应该说是我近朱者赤……”

说到“近朱者赤”四个字,耳畔忽然响起一声“呻吟”。

阿弦吃了一惊,还未来得及反应,面前就出现极为古怪的一幕场景:

却是崔晔衣冠不整,韦江躺在他的怀中,脸颊带红,娇喘吁吁。

第214章 乔迁之喜

这一幕场景突如其来, 又这样香艳,令阿弦瞠目结舌, 浑然失措。

桓彦范听她说“近朱者赤”,不由笑回了一句, 谁知不见阿弦应声,回头见是这般模样,心头一动:“你……干什么呢?

阿弦恍若梦醒, 定睛再看, 那一幕已经消失无踪。

可仍是极不自在, 那种有些窒息的异样感觉,像是才从一场熏熏蒸人的热雾中穿出来一样。

阿弦摇摇头:“没,你……你刚才说什么?”

桓彦范笑道:“我也没说什么,不相干的。”

阿弦有些心不在焉,垂首默然。

桓彦范见她沉默,便故意逗道:“你差点把天都戳破了, 自己却无事人一样?”

阿弦竭力将方才看见的那幕从心底挥去, 问道:“你是说我上书的这件事?怎么是戳破天?”

桓彦范道:“你还不知道呢, 皇后将你的奏疏跟陛下的旨意一一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地诸王,问他们的意见,据我所知,有几位王爷可是暴跳如雷很不高兴,只怕背地里没少骂你,你这几天难道没觉着脸红心跳?”

这些消息,敏之却早告诉过她。

阿弦笑道:“原来是这样, 大概是隔得远,我倒是没什么事儿。不过既然放了我出来,奏疏通过了没有,我却还不知道呢。”

桓彦范意味深长地看着她:“我还以为你无所不知了哩。”

阿弦哈哈一笑,这才将方才所见的那一幕给冲淡了。

之前殿上那一场争执尘埃落定,高宗发话:“朕深知众卿拳拳维护之心,但正如崔卿所说,——子民若以君父侍奉天子,天子也该以君父之心爱恤子民。很得朕心,何况天降灾祸,或兆在天子无德……”

群臣忙都肃然垂头。

武后看一眼身边之人,高宗继续说道:“想当年,太宗皇帝在时,天下大旱,太宗身穿祭祀服,亲自率领百官在烈日底下跪天祈雨,何等赤诚感人,如今朕只不过自削些吃穿用度之物,又何足道?”

群臣听到这里,才都齐齐点头称是:“陛下英明,臣等敬服。”

武后才方一笑,便也道:“众卿可还曾记得太宗皇帝的另一句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今顾惜天下百姓的安危生计,就像是治水,若治得好,自然太平无事,治的不好,则祸在社稷。今日,我跟陛下所思一致,所做决断,也正同当日太宗皇帝言行一致,众卿以为然否?”

高宗所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所做,而武后所说又是他的“名言”,有这一个极大而耀眼的标杆在眼前,谁还能说半个不字?

高宗颔首道:“十八子的奏疏,贵在以民生为根本,为民着想。而为民着想,也自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太平安稳着想,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此时底下群臣们终于分清了风向,武三思心中暗暗懊恼。

当初武后接到阿弦的奏疏之后三次摔了奏本,又命金吾卫立即将她拿下,武三思早就将这打听的清清楚楚,故而对他来说,这一次实在是一次大好时机,可以趁机将阿弦这个越来越入肉的“眼中钉”除去。

正因为自以为摸清了武后的心思,他才要迫不及待地在殿上推波助澜一把,没想到再一次不负众望地站错了队。

武三思心中十分懊恼,同时有有些不甘的愤愤,心想:“姑母啊姑母,你如果不想为难那十八子,为何不提前知会我一声儿,我也好知道如何行事,为何每次都让我这般出丑。”

武三思当然不知,对武后而言,他的一言一行,早就在武后的意料之中,且她不屑跟武三思说明。

一来,她不愿跟愚笨的人费心解释,第二,她也深知,就算没有武三思,朝堂上,也一定会倒向她早就预料的方向。

果然,不负所望。

退朝之后,满朝文武分作几堆往外而行,跟武三思抱团的几位,不免有些怨念:“梁侯,你当初说皇后不喜十八子的奏疏,但今日明明不似这样?”

武三思脸皮极厚,输人不输阵地说道:“众人皆知皇后原本是不喜的,只不过……谁知道有人从中作梗呢。”说着就瞥了崔晔那方一眼。

而在崔晔身旁,并立的却是张柬之,许圉师,林侍郎跟袁恕己几人。

其实非但武三思等人不解,就脸袁恕己跟许圉师、林侍郎也不明白。

他们也早听说了皇后摔了奏疏的事,阿弦被下狱更是人尽皆知,且今日来,李姓诸王同样反对的回奏也陆续传入长安。

所以明面上看来,武后的确是旗帜鲜明地站在反对的立场上。

今日在朝堂之上,就算崔晔同林侍郎也站了出来,但以武后果断坚决的性格,倘若不同意,她绝不会如此轻易地放过此事。

——但最主要的,是高宗的态度。

自从这位手腕了得的武媚成了皇后之后,不知不觉,高宗对她开始“言听计从”起来,甚至连“废后”都不敢宣之于口,因此还白白推出了一个上官仪。

就算高宗列朝,但以他平素的言行来说,高宗的表态——往往是在之前跟武后都已经沟通好了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高宗能这样确凿无误旗帜鲜明地表示十八子的奏疏极好,也必然是在武后的“首肯”之下。

所以两个人才能这样天衣无缝地“一唱一和”,甚至将太宗陛下抬了出来。

是以袁恕己等人不明白,武后的态度为什么竟做了如此“南辕北辙”似的转变。

武三思向着这几个人投来愤而不甘目光的时候,许圉师正对崔晔提出了这个疑问。

崔晔道:“你们都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