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1 / 2)

杜氏有巧女 少地瓜 2989 字 2023-11-21

“再说七皇子,他是一直透明人一般,可你瞧他什么时候得罪过谁?貌似从没主动争取过什么,可太后怜惜,兄弟和气,谁也不愿意为难这么个没有威胁的人,谁也乐得善待他,好彰显自己的宽厚大度,所以竟是什么都有了!如今就更好了,亲姐姐死了就死了吧,自己先能得了圣人关怀,多大的美事!”

如今杜文还没有日日上朝面圣的权利,可对各方面消息也十分灵通,知道眼下朝堂之上已经吵翻了天。

要说也是作的,炤戎在把二公主去世的噩耗送回来的同时竟还提出一个极其过分,只叫人听了就火冒三丈的要求:他们说当初为的就是和亲,可如今二公主自己死了,这姻亲便散了,若是大禄朝想继续维持双方关系,便要再送一个公主过去!

这简直是捅了马蜂窝,连圣人这样平素不大发火的也当场砸了折子,又大骂炤戎狼心狗肺。

且不说圣人暴怒,后宫一众妃嫔也是愤愤难平,而有公主的几位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圣人要继续休养生息,最后只得再忍气吞声的送一位公主过去。

这一回炤戎使者前来,未必不是试探的:当初一个二公主就折在这上头,若大禄朝非但没有反抗,反而又答应了这过分要求,他们岂不是越发肆无忌惮,更要作践公主了?

正好亲生的三公主、九公主这一二年都待字闺中的皇后更是连愁带惊加气,弄的几天吃不下睡不着的,双眼冒火,满嘴发苦,想着要不要干脆先随便抓两个青年才俊定了驸马再说。

便是那驸马再不济吧,好歹还有个君臣之礼压着,又能放在眼皮底下,还能翻了天不成?总好过被丢去那蛮荒之地和亲,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不说,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客死异乡……

眼下朝廷内外一干武将都已是耐不住了,天天骂娘,说炤戎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欺人太甚,大不了就玉石俱焚,谁得了便宜不成?省的自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孩儿都给他们糟践了,回头却还该犯边就犯边,该闹腾就闹腾,没得恶心人。

可不管武将如何表态,最终能真正左右朝堂动向的,却还是文臣。

现在圣人正在权衡中,还没发话,于是这一群文臣便都吵翻了天。

以唐芽为首的唐党主战,理由很充分,大禄朝已经休养了将近三十年,也够久了,如今外贼已经欺负到头上来,断然不能再忍下去。不然炤戎越加得寸进尺不说,其他邻国不免也有样学样,群起效仿,到时候我国才是真的腹背受敌。

而以魏渊为首的魏党自然要对着干,便主和,听上去理由也颇说得通:

大禄朝虽已经止战多年,可之前造成的伤损并未完全复原,若是开战并无必胜把握。再者南方也有小国虎视眈眈,若他们北线开战,南方必然也不稳定,必有贼人伺机而动,可如今的大禄朝却不能长期承担起南北双线作战的巨大消耗,因此须得慎重行事。

牧清寒这个武官自然不必说,就连杜文这等当年曾经赞同和亲的文臣也觉得此战非打不可。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大禄朝整体都处在一种青黄不接的敏感关头,实在经不起战争摧残,这才被迫和亲,可总体还是屈辱的,不过是想换来一线发展生机而已。

然而如今眼见炤戎欲壑难填,又压根儿不把大禄朝放在眼里,即便再送一位、十位公主过去,也不管用!

既然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左右都没个好结果,又为何还要卑躬屈膝,徒惹邻国耻笑?

若是担心前番大禄朝上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地方遭受旱灾重创,可一来炤戎受创更为严重,二来如今几年过去,也早就恢复了。

这会儿没有外人,杜文说话也放开了,就说:“魏大人也忒瞻前顾后了些,困难确实有,可就算再等几年,也未必就会比现在少!难不成咱们明白的道理,敌国就想不到?谁能真放任咱们一天天壮大起来呢?说不得就要打一个出其不意。”

说到魏渊,他很难不想到郭游,心里不禁有些不得劲。

因为这一回郭游的意见,还是忍耐,求和为上。

作为魏渊爱徒潘一舟的入室弟子,郭游坚持这样的主张却是无可厚非,可这么一来,这群朋友之间便头一次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意见相左!

不,这已经不能仅仅称为单纯的意见相左,而是政见不合!

之前本着不远朋友反目的想法,双方也曾数次辩论过,试图将对方拉到己方阵营,两边你来我往、引经据典十分激烈,可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不欢而散。

想法是好的,偏偏这一次的分歧是无法相互迁就,更无法彼此包容和融合的,几天下来,杜文、牧清寒和郭游之间的关系自然不复从前,已然有了一道深深的,永远也不可能调和的沟壑,且很有可能渐行渐远。

见杜文面色黯然,何厉出声安慰道:“这有什么,旧友去,新友来,你还这般年轻,往后说不得要认识更多人,自然也多得是意见不合,习惯就好。”

杜文听得哭笑不得道:“您这是安慰我,还是打击我?”

何厉呵呵一笑,老神在在道:“不算安慰,也非打击,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且不说众口难调,单是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不同便注定了要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便是关系再好的朋友也不敢保证永远没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只是有的时候,这种不同经过努力之后可以化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可也有的时候,不同就是不同,便如那水和油、冰与火,注定了无法共存,而原先的朋友自然也未必能继续把酒言欢,便是反目成仇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一回唐党和魏党之争空前激烈,说是生死存亡之际也不为过。

圣人年纪已经大了,便是再好,也不过十年掌权可能,而等到新皇继位,自然又要提拔自己的心腹,他们这些先皇老臣怕也就荣光不再。

可若是能入阁,成了真正意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阁老,一切就都不同了,因为任何帝王都不可能忽视一位阁老的存在!而内阁也早就被认定了是超脱皇位更迭的存在,地位、意义自然不同。

圣人不年轻了,而唐芽和魏渊同样青春不再,他们不可能就这么干等下去,自然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采取行动。

大禄朝内阁成员常设四位,除非大罪,或是年纪大了主动高老,轻易不会退下来,只要没有名额空缺,便是下面的人再才华横溢也只能眼巴巴看着。

原先唐芽和魏渊的老师也曾入阁,可到底年纪差的太大,他们也只能竭力提拔、铺路,然后不等几个学生成长到能够接班的时候就先后去世……

当年两个人的老师就没分出胜负,如今他们自己越发斗的不可开交,眼见着这持续几代人的斗争终于有了要落幕的迹象,怎不叫人心神俱震!

该说唐芽和魏渊的运气好还是坏呢?前两年他们就已听到风声,说七十多岁的李阁老终于表示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想退位养老。

一位,只有一位,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只有一个名额。

是自己,还是斗了一辈子的死敌?

要的就是先机!谁快一步,生;谁慢一步,死!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阁老这样超然的存在,但凡其中一人入阁,必然会抢占先机,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给对方制造障碍,甚至置他们于死地,最终将其连根拔起。

谁都知道这一回的升阁关系重大,不管是谁上去了,都将意味着持续二十多年来的唐魏两党斗争的终结,因此气氛尤其敏感微妙。

作为铁杆儿直系唐党,不管是何厉、肖易生,还是杜文、牧清寒,自然都发自内心的希望唐芽能够顺利入阁。

可若是唐芽上位,魏党势必要被肃清,届时郭游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因此杜文每每想起也觉得万分感慨。

当初他们在济南府学时何等肆意开怀?每日只高谈阔论,想着研究学问,报效国家,能得三五知己好友已是生平快事,谁能想太多?

尤记得那几年佳节,他们几人相携出游,饮酒作诗、戏耍取乐,更对月抒怀、对酒当歌,迎着湖中皎月碎屑,踏着两岸朗朗歌声,好不快哉!惟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又哪里会想到能有如今这样针锋相对,甚至你死我亡的情形?

唉,这人生风云变幻,世事无常,说的也就是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