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2)

杨孟英一个人一顿就能吃掉四五个, 还有个不讲理的窦晓霞今天不在, 有这两人在无论剩多少都能被扫干净。

“既然幺妹这么说,那我们就厚着脸皮答应了。”唐二哥笑道。

双方又约好了今晚交货,半夜这两口子就要起身,才能赶早进城。裴静姝给他们装了三十只蛋黄月饼,七十只冬瓜月饼,那冬瓜月饼便只需两分钱, 这些月饼都用油纸包装,这油纸也是几日前的交流会上买的。

刘二娘两口子进城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卖,毕竟城里不像他们乡下,政治敏感度不是一个等级的, 两人只能偷偷摸摸去黑市上碰运气。

因着刘家靠城, 两口子对城里还是很熟, 以前也经常收些鸡蛋到城里倒卖。不过鸡蛋难收,而且你也不知道卖家是放了多久的鸡蛋,特别容易坏,倒卖一只鸡蛋才赚一两分钱,要收集100只鸡蛋也很不容易,要是再坏上几只,往往跑一趟还要折本。

两口子轻车熟路地去了黑市,因为县城的一切供应都靠票,大部分的家庭还是过得很拮据,拿着钱也买不到东西,再加上近两年管得不严,就促成了黑市的繁荣。

刘二娘和唐二赶着卖完去刘家吃午饭,叫价也不敢叫高了,蛋黄月饼就叫1毛3分钱一只,冬瓜月饼叫五分钱一只。有些人喜欢还价,但只要能赚上一两分钱,两口子还是愿意卖掉。

裴静姝给了她们样品,准许别人先尝了再买,这些城里人大部分都有工资的,他们或许舍不得用粮票,但是在用钱方面绝对比他们乡下人慷慨许多。

那冬瓜月饼着实好卖,内馅儿不见冬瓜,却有冬瓜的清香,软糯甜美,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有钱的甚至一口气买十个,毕竟四五毛钱对城里人来说算不得什么,吃个包子还要半两粮票呢!这半两粮票要是去黑市上买,相当于五六分钱了。

冬瓜月饼也不小只,吃了比包子顶饿,在这中秋佳节,无论是自家人吃还是拿去送人,都十分应景。

冬瓜月饼好卖,没出一个小时就卖完了,那蛋黄月饼问的人多,买的人却少,大抵一毛三买一只月饼对他们来说还是奢侈了些。

“我看你们也是赶时间吧?”就在两人一筹莫展时,一名穿着尼龙衣的中年人过来搭讪,“你们不如把这剩下的月饼卖给我,你们也可以早点回去。”

这人是黑市的贩子,就是那种低价收货再高价卖出的倒卖贩,唐二两口子虽不认识,但听他这么问就知道了。

“那你出多少价?”唐二问。

“八分钱一个,我看你这还剩20来个,1块5我全买了。”那人说道。

“大哥,你这算盘算得太精了。我们本来也不是生意人,不会叫价。你真心想要的话一毛钱一个,这是我能开的最低的价。你想想这鸡蛋都是8分钱一只,我这里面还用了糖和面粉,一毛钱也是折本价。”唐二讲价道。

“你这卖不完回去更折本。”贩子说。

“卖不完大不了自己吃,好歹得享受了。现在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我这月饼也跟粮食差不多,还比白米饭好吃。”

那贩子思索了一番,最后以一毛钱一只成交。他跟各种人打交道,也认识了一些有钱的,这月饼普通人嫌贵,但味道确实好,卖给有钱人,价格至少得翻一番。他知道有人从香港那边带回来的这种蛋黄月饼,说是要一两块钱一只。

两口子留了两只蛋黄月饼起来,准备拿去送给刘家的两个老人,剩下的全部卖给小贩。

去刘家的路上,刘二娘数着手上的钱,别提多高兴。抛开要给裴静姝的,算下来今天一共挣了一块九,虽然以前倒卖鸡蛋也能卖到这么多,但是这钱来得轻松呀,而且还没有风险。

这次去刘家他们两口子出尽了风头,因为这月饼确实好吃,比他们三妹带回来的广式月饼好吃多了。

“二姐,你这月饼是从哪里买的?我也去买一点,回头让阿明送给他们单位的同事尝尝。”刘三妹问道。

“这月饼是我们隔壁的静姝做的,你什么时候要,要多少,我最近可能也还要去城里一趟,到时候给你捎过来就是了。”刘二娘说。

刘三妹问了价钱之后,登时就定了十个,说是越快越好,毕竟吃月饼就是应中秋这个景。

刘二娘两口子吃了午饭就回家,也不像往回那样,还要在刘家住上一晚。

金沟村今天也是其乐融融。

裴静姝这边几天前就动工修房,也请了几个得力的邻里做帮工。她原本想着今天是中秋佳节,给他们放一天假,不料大家都说最近的天气好,应该趁着这个时候把房子修好,若是下起雨,那就要耽误进程了。

裴静姝看他们这么卖力,今天就做了几锅冬瓜月饼,任他们敞开肚子吃。大家看她生活开得这么好,也不好意思偷懒,一个个都干得起劲。

前段时间,她又用玉米杆把菜园地周围的围栏处理了一遍,从外面完全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她在地里种了不少作物,还琢磨出了一些规律,种的东西越杂,收到的农场币越多。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坏处,若两种作物相克的话,产量会锐减。比起超快的生长速度,这个缺点也可以忽略不计,没收成大不了重新栽种。

队里有人用小麦换凉粉,她便用那些小麦种在这菜园地里,收割的小麦在农场系统里又可以兑换成面粉。她现在用这些面粉做月饼,也不会有人怀疑面粉的由来。

裴家今年也不在自家过中秋了,反而跑到了裴静姝这边来,说是帮裴静姝修房子,其实还不是看上了这边的美食。

“闺女,你怎么什么都会做?还做得这么好吃,这种月饼和往年明轩寄回来的月饼差不了多少。”杨孟英一边往嘴里塞着月饼一边说道。其实昨天的蛋黄月饼更好吃,不过她也知道成本更高,今天这么多人在这里,要是用蛋黄月饼来招待的话,那静姝岂不是要亏死。

“以前顾明轩给我说过月饼的做法,我最近想着反正没事儿,材料也有,就试试看。”裴静姝信口胡诌着,反正现在顾明轩死了,死无对证,不然她也很难解释自己怎么突然会做月饼。

谈到自己的女婿,杨孟英又不免一番惋惜,“今年就差他一个人,你也是命苦,原以为嫁了个各方面都出挑的,没想却这么短命,留下你和珊珊……”

“你不用伤感,你看我现在不是挺好。”裴静姝说。

“你呀!没心没肺,明轩对你算是可以了,他走了你就一点都不怀念?”杨孟英责备一句。

裴静姝却言:“我再怀念,他也回不来,那还不如好好把日子过好。”

“幺妹说的有道理,人死了日子还是要过的。不过你一个人怎么忙得来这么多事?你要不传一两门手艺给我们,我们也可以给你搭下手。”窦晓霞道。

现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就连书籍也很少,想要学点东西很不容易。像厨子,木工,石匠等都是要跟人拜师学艺,手把手教的。就算做小吃,大部分也先要看别人怎么做,才会做得出来。

窦晓霞最近看裴静姝天天赚钱,心中也是羡慕不已,要是自己有这种手艺,岂不是也可以像裴静姝这样日进斗金。

“你想学便学,我又没有阻止你。”裴静姝回答得很爽快。

她确实想教几个徒弟,自己一个人又做凉粉,又做月饼,很累人。不过窦晓霞的意思,可能不是想给她当帮手,而是想学会后自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