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夜归(1 / 2)

名门闺杀 面北眉南 1671 字 2023-11-25

见太后与静太妃两人似乎还有些话要说,老王妃便带着三娘告退了。

从宫里回来之后,三娘觉得进宫一趟比爬一次泰山还累,便倒头好好睡了一觉。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了。

三娘在吃饭之前依旧去了一趟姜氏的院子。这些日子,姜氏也依旧是闭门不出,老王妃那边也交代了不用她请安,只是三娘依旧坚持每日晨昏定省。

姜氏依旧是坐在那张紫檀木八仙桌子旁,只是这一次却没有在那里捡她的红豆。三娘请完了安之后,有些好奇地看着她手中的一些玩意。

姜氏的手中拿着的是一些小孩子穿的小衣裳,小鞋子,八仙桌上甚至还摆了一些布老虎,小木剑之类的玩意。

姜氏注意到三娘的视线,莞尔一笑,摸着手中的一双没有她巴掌大的红色小布鞋:“这些都是韶儿小的时候用过的,我今日让人收拾箱子,在库房里找到的。他年幼就跟着我们去了北疆,因为辗转搬了许多的住处,所以回京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能带回来,看着他现在的样子,我都快要忘记他小的时候长的什么模样了,就好像他一生下来就长了这么大了似的。今日见了这些当年留在家中的物件,才回想起来,韶儿也有小小软软一团的样子。”

三娘眼中一亮,对桌子上的那些玩意儿更加好奇,便索性坐了过去。

桌子上还摆了一只小小地樟木箱子,有些小玩意还在箱子里没有拿出来。

原来这些都是宣韶小的时候用过的,三娘拿起一个只有自己两个巴掌大的虎头帽子,很难想象这是曾经戴在宣韶的头上过的。

“这些都是相公穿过的么?”三娘兴致勃勃地与姜氏一起翻看起来。

姜氏见她的模样摇头失笑:“我只有他一个孩儿,自然是他穿过的。不过这些衣裳都是好好的,等你们的孩子出生了,到是也能穿。不过在那之前得洗干净,晒一晒。”

虽然觉得生儿育女是一件再正常不过地事情,三娘还是有些窘迫。看着姜氏的目光扫过她地腹部,她更是有些尴尬。她也不是不想要孩子,只是这身体还小,不知道现在生孩子孩子会不会健康。

以前听人说过,古代新生儿地成活率之所以低,就是因为父母亲年级太小,身体发育不够成熟之故。但是想到可以生一个像她又像宣韶的孩子,她也忍不住期盼。

三娘想着这些有的没有,随手抓了一见什么在手上,不由得一愣。

虽然衣服有些小,但是还是可以看得出来那是一件女娃娃穿花裙子。三娘在那小樟木箱子里翻了翻,便又翻出来了一对小头花。

三娘有些狐疑地拿起来看了看,这些明显是女娃娃用的东西。

姜氏瞥见了三娘手中地东西,却时忍不住笑了:“没想到这些东西也还在。当时我怀了韶儿的时候,别人见了我的肚子都说是女胎,我却想要第一胎生个男孩子。到了快临盆地时候,因为担心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整夜整夜都睡不着。别人怀着孩子都会发体,我却是瘦了许多。”

姜氏现在说起来这些的时候面上还带着淡淡地笑意,但是三娘却是大概能想像得到当时姜氏的心情。听闻宣韶地父亲娶了姜氏之后,便只独宠她一人,小妾通房,以及原先养的戏子全都打发了出去。

姜氏因此被长辈们所不喜,若是她能一举得男到还好说,若是第一胎生地是女儿,那么她的压力一定会很大。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值不值得当事人才又资格评论。不过三娘想着,若是她的话,她是宁愿承受压力的。

“韶儿地父亲见我如此,心中着急,便哄我说他喜欢女儿。若是生的是姑娘才好,我若是生个小子的话,他就给扔了出去。怕我不信,他便去买了一堆女孩子用的衣物回来,还交代了府中针线房里的绣娘们,只准做了女娃娃用的衣衫。”

三娘闻言咋舌,这位世子爷还真是……性子独特。

人家都盼望妻子生儿子,他为了安慰妻子,硬是说要女儿。

姜氏拿过桌上的那一件衣服,嘴角上扬,眼中尽是怀念的神色:“他就是这样的人,性子张扬,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三娘在一边静静听着,并不插话。

姜氏朝三娘笑了笑:“韶儿可能不记得了,这些衣裳他其实是穿过的呢。”

三娘眨了眨眼:“穿过?女孩子地衣裳?”

姜氏忍不住笑意:“他回来了你可不要问他,不然他会恼的。韶儿两三岁的时候,生的十分玉雪可爱,夫君他突发奇想,硬是将这些衣裳给套到了韶儿的身上。我那会儿正带着韶儿在午睡,醒来的时候便看到韶儿穿着这一身在床前哭。夫君却是在一旁笑的打跌。”姜氏说到这里也十分无奈。

三娘更是无语了,这位世子爷是怎么样的一位无良的爹!亏他做的出来。

不过有一件事情三娘十分的好奇:“母亲,相公他……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性子吗?我是说他小的时候就喜欢摆着这样的一张……呃,不苟言笑的脸?”

姜氏闻言想了想,也是有些纳闷:“你这么说我到是想起来了,韶儿他小的时候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不爱笑。相公还为此着急过,以为他是有什么病症,不然怎么性子一点也没有像他。”

三娘心中腹诽,还好没像您老人家。谁受的了啊?

姜氏又与三娘说了一些宣韶小的时候和哪位没有谋面地公公之间的趣事。总而言之给三娘的印象就是,这位世子爷就是一位为老不尊,顽劣促狭,以欺负小娃娃为乐的不良人士。